古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庄子

古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庄子
作者: 孙雍长 导读、注译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古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庄子
ISBN: 9787553816999

作者简介

孙雍长(1942- ),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语言学研究所所长、语言学学科带头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培养点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他还是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三届常委理事、第四届至第六届(本届)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第三届至第六届(本届)理事、国际中国语言学会(IACL)原始会员。曾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省、市级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有学术专著《转注论》《管窥蠡测集》《训诂原理》《老子注译》《庄子注译》等7种,编著《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自学辅导》《三湘纪胜》《辩才与智慧》《古今灯谜汇粹》《汉字字谜大典》等8种、古籍整理《经史百家杂钞》《太玄》《焦氏易林》《齐民要术》《太平御览》等6种、学术论文80余篇。

内容简介

逍遥游 一 北冥 1 有鱼,其名 为鲲。鲲之大,不知其 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2 是鸟也,海运则将 徙于南冥。3 南冥者,天 池 4 也。《齐 谐》者, 志 怪者也 5。《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 也。 6 ” 野马也,尘埃也,生 物之以息相吹也。7 天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 叫作鲲。鲲的体积,不知道有几千里。变 化而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脊 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它奋翅飞起来,翅 膀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鸟在大海翻腾激荡时便将迁飞 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 大池。《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书。《齐 谐》里说:“大鹏将迁飞到南方的大海时, 扑打海水激起三千里高的波涛,绕着大 旋风上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 月的大风飞离而去的。” 那野马般奔腾的雾气,那飞扬的 尘埃,都是各种生物用呼出的气息吹动 而飘浮着的。天空看上去是深青色的, 这是它的本色呢,还是它太高远没有尽 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 至极耶? 8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矣。 9 头才显得那样呢?大鹏鸟从 九万里高空向下看,也像这样 罢了。 注释 1 北冥:古人想象中的北方最远的大海。冥,指冥漠无涯 2 怒: 奋发,振奋。垂天:天陲。垂,同“陲”,边际。 3 是:此。海运:指海洋周 期性的大运动。 4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水池,大自然的水池。 5 志:记述, 记载。怪:指奇异之事。 6 水击:指大鹏鸟的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水,名 词作状语。抟(tuán):环绕着向上而飞。扶摇:指盘旋而上的大旋风。去:离开。 六月息:六月的大风。息,气息,指风。 7 野马:指春天山林沼泽之上的浮 游之气。以其形状或蒸腾如奔马,所以叫“野马”。生物:指一切有生命的 东西。息:指呼吸吐出来的气息。吹:吹拂,吹荡。 8 苍苍:深青色。二“其”字: 表揣测语气的副词,含有大概、或许的意思。正色:本色,固有的颜色。极:尽, 尽头。 9 其:指鹏。若是:像这样。指大鹏鸟从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到的 景象。则已:而已,罢了。 且夫水之积也不 厚,则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1 置杯焉 则胶 2,水浅而舟大 也。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 矣,而后乃今培风,背 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水若积聚得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 便没有足够的浮力。把一杯水倒在堂前的 洼地上,那么一棵小草便可当船;倘若把杯 子放在上面,那就会贴着地面,这是水太浅 而“船”太大的缘故。如果风积聚得不雄厚, 那么它要负载巨鸟的大翅膀便没有力量, 所以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时,大风就 在它的下面,然后它才能借着风力,背靠青 天,没有什么东西可阻碍它,然后它才打算 往南飞行。蝉和学鸠讥笑大鹏,说:“我们 者,而后乃今将图南。3 蜩与学 鸠笑之 4,曰:“我决起而飞,抢 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 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 ” 迅速起飞,碰到榆树枋树也就可 以了,有时也许还飞不到,便落到 地上算了,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 的高空才往南飞呀? ” 注释 1 覆:指倒(dào)水。杯水:一杯水。坳(ào)堂:堂上低洼之处。芥: 小草。为之舟:给它充当一条船。 2 胶:粘住,指贴着地面不能浮动。 3 培:凭,乘着。莫之夭阏(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住它。夭阏,阻隔, 拦阻。图:计划,打算。南:用如动词,指往南飞。 4 蜩(tiáo):蝉。学鸠: 小鸟名,或以为即斑鸠。 5 决(xuè):迅疾的样子。抢(qiānɡ):触,碰。榆枋: 泛指树木。枋(fānɡ),树木名,或以为即檀树。时:有时。则:或,或许,倘 若。不至:指飞不到(树的高度)。控:投,投落。奚以:何以,为什么。之: 往(到)……去。为:句尾语气词。 适莽苍者,三餐而 反,腹犹果然;1 适百里 者,宿 2 舂粮;适千里 者,三月 3 聚粮。 之二 虫又何知 4 !小知不及 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5 奚以 6 知其然也?朝菌 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秋,此 小 年 也。7 楚 之 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 为春,五百岁为秋;8 上 古 有 大 椿 者,以 八 千 到郊野去的人,只要带三顿的食物就 可以,回来后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的 地方去的人,就得准备一宿的食物;若到千 里外的远方去,那就得准备三个月的食物。 蝉和学鸠这两个小东西又懂得什么!小智 不能了解大智,寿命短的不能懂得寿命长 的。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呢?朝菌不知昼 夜的更替,蟪蛄不知春秋的变化,这些就是 短寿。楚国的南方有棵冥灵树,五百年开 一次花才相当于它的一个春季,五百年结 一次果才相当于它的一个秋季;上古时代 有一棵大椿树,八千年才相当于它的一个 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 彭 祖 乃 今 以 久 特 闻,众人匹之,不亦悲 乎? 9 春季,八千年才相当于它的一个秋季(这才 是长寿)。但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如今却 以长寿而出名,人们都希望与他齐寿,这岂 不太可悲了吗? 注释 1 适:往(到)……去。下同。莽苍:郊野之色,形容郊野景色迷茫。 这里代指郊野。三餐:三顿饭。此指可以吃三顿的食物。反:古“返”字, 返回。果然:圆鼓鼓的样子,形容腹饱。 2 宿:晚上,指头天晚上。 3 三月:指提前三个月,三个月前。 4 之:此,这。二虫:指蜩与学鸠。 古代“虫”字可作为动物的通称,既指昆虫类的小动物,也可泛指蛇(长 虫)、老虎(大虫)等。 5 知(zh#):古“智”字。年:年寿,寿命。 6 奚以: 何以,凭什么。 7 朝菌:一种生长在朽木上的菌类,生长期很短,朝生暮 死。晦:黑夜。朔:清晨。蟪蛄(gū):或作“惠蛄”,寒蝉,春生夏死,夏生 秋死。 8 冥灵:传说中的树名。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指五百年 一开花,五百年一结果。对于这种树来说,它开一次花、结一次果,分别 要相隔五百年,所以说“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9 彭祖:传说中 活了八百岁而不衰老的长寿之人。久:指长寿。特闻:独独闻名。特,独。 匹:相比。 汤之问棘也是已 1。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 有极 2 乎? ”棘曰:“无极 之外,复无极也。] 3 穷 发 4 之北有冥海者,天池 也。有鱼焉,其广数千 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 汤问棘的话也是如此。汤问棘说: “上下四方都有极限吗?”棘回答说:“没 有极限的外围,还是没有极限。在那草 木不生的北方,有一片广漠无涯的大海, 那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大池。那里有一条 鱼,它身宽好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到底 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那里有只鸟, 为鲲。 5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 扶 摇羊角 6 而上者九万 里,绝云气,负青天 7,然后图 南,且适南冥也。斥 8 笑 之曰:‘彼且奚适也 9 ?我腾 跃而上,不过数仞 10 而下,翱 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 11 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 大之辨 12 也。 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脊背像泰山, 翅膀像天际的云。它绕着旋风而上 升到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靠 青天,然后才准备往南飞,将飞往南 方的大海。斥 嘲笑它说:‘它打算飞 往哪里呀?我腾跃一下就飞上天了, 不过几丈高便落下来了,在蓬草野蒿 之间盘旋飞翔,这已经是飞翔的最高 境界了,而它究竟要飞往哪里呢?’” 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了。 注释 1 汤:商汤。棘:人名,古贤人,商汤的大臣。是:代词,此,这样。已: 句末语气词,犹“矣”。 2 极:边际,尽头。 3 自“汤问棘”至“复无极也” 二十一字,据闻一多、陈鼓应诸家之校增补。 4 穷发:荒远之地,取义于 寸草不生(不毛之地)。 5 广:宽。修:长。 6 羊角:亦指大旋风,以其 旋转而上,状如羊角而得名。 7 绝:穿过。负:背靠着。 8 斥(yàn): 一种很小的鸟雀。 9 且:将,将要。奚适:何之,到哪里去。 10 仞(rèn): 古代长度单位,约合古尺的七尺或八尺。 11 至:极点,顶点。 12 辨: 分别,区别。 故夫知效一官、行 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 一国者 1,其自视也亦若 此矣 2。 而宋荣子犹然笑 之 3 。且举世而誉之而 所以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之职、 品行可以使一乡之人和睦、德行可以投合 一国之主、能力可以取得全国信赖的人, 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这些小虫小鸟一样。 宋荣子不由得嗤笑他们。宋荣子这 样的人,就算普天下的人都夸赞他,他也 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 4 定乎内外之 分,辨乎荣辱之竟,5 斯 已矣 6 。彼其于世,未数 数然也,7 虽然,犹有未 树也 8。 夫列子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9 旬有五日而 后反 10 。彼于致福者 11, 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 行,犹有所待者也。 12 若夫乘天地 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13 以游无 穷者,彼且恶乎待 14 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 功,圣人无名。 15 不会受到鼓舞激励;就算普天下的人都非 议他,他也不会沮丧颓废。他能确定自我 与外物的分际,能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 限,仅此而已。他对于人世间的名誉并不 急切地去追求,尽管如此,他还是有未曾 达到的境界。 列子乘风飞行,轻飘飘的妙极了, 十五天之后便返回。他对于幸福之类的 事,并没有急切地去追求。不过他这样 虽然免去了步行的麻烦,但还是有所依 恃。 能顺应大自然的本性,驾驭着风雨 寒暑和昼夜的变化,遨游于无穷宇宙的 人,他还要依恃什么呢?所以说:至德之 人忘却了自我,神明之人不求功业,大圣 之人不求声名。 注释 1 知:古“智”字。效:功效,指能胜任。行(旧读 xìnɡ):品行。比: 亲近,和睦。合一君:指投合国君的心意。而:通“能”,能力。征:信,指 获得信任。 2 自视:看自己。若此:指像斥之类的小虫小鸟一样。 3 宋荣子:战国时宋人,又叫宋钘(jiān)。犹然:微笑自得之貌。 4 且:副 词,即使,即便。举:全,整个。加:副词,更,更加。劝:劝勉,指受到鼓励。非: 动词,非议,责难。沮(jǔ):懊丧,灰心。 5 定乎:确定于,明确于。乎,介词, 于。内:指自我。外:指外物。分:分际,界限。辨乎:分辨于,区分于。乎, 于。竟:同“境”,境域,界限。 6 斯:此,如此。已矣:而已,罢了。 7 彼 其:代词连用,如同说“他那种人”。数(shuò)数然:汲汲然,急切追求的情 态。 8 虽然:尽管这样。未树:指尚未达到最高的自由境界。树,树立。 9 夫(fú):句首语气词。列子:列御寇,战国时郑人。传说他得风仙之道, 能乘风而行。御:驾,乘。泠(líng)然:轻妙的样子。善:妙,指驾风而行的 道术非常高。 10 旬有五日:十五天。有,通“又”。反:古“返”字。 11 致福者:求福之类的事。 12 免乎:免于。待:依赖,依靠。 13 若 夫:至于那。乘:驾驭。天地之正:天地间的自然、纯正之气。六气:指阴、 阳、风、雨、晦、明六种气象。辩:通“变”,变化。 14 恶(wū)乎待:待于何, 依靠什么。 15 至人:达到逍遥游最高境界的人。无己:无我。神人:指 超脱人世,与天地合一的人。无功:不建功立业。圣人:指得道之人。无 名:不立名。以上“至人”“神人”“圣人”,都是指得自然之道、忘情物我, 与天地合一的人,并无严格的意义区分。“无己”“无功”“无名”,也是互 文见义的表达手法,都是指超脱世俗功名,物我两忘的意思。 1.全本无删节,注释博采众长,详尽准确;译文流畅,全本阅读无障碍。 2.底本权威,校勘精审,内容专业可靠,值得信赖。 3.原文与译文左右双栏对照排版,合理分段加以注释,查看译文无需翻页,更便于阅读。 4.锁线精装,便于翻阅。布面书脊,美观、牢固、耐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