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网络

协同网络
作者: 汤明磊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47.40
折扣购买: 协同网络
ISBN: 9787523606742

作者简介

"汤明磊 博士,数字经济领域知名学者,产业数字化知名投资人,首个数字经济领域金v视频号“汤校长讲透数字化”主理人,担任百亿创投基金合伙人,中国金投榜新锐投资人,中国CLPA榜单年度投资人,多家产业互联网平台首席战略顾问。 教育部特聘国家级创业导师,中国首家科技部高校大学生孵化器闯先生创始人,CCTV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投资人嘉宾。"

内容简介

"三十岁那年,我特别焦虑,常常整夜睡不着觉。尽管,那时候的我,在别人看来,还挺“红”。 在这之前的四五年时间里,我创建的“闯先生”于 2015年入选科技部众创空间名单,发起过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垂直加速营”,担任过百亿元风险基金的投资合伙人,收 获过几十倍回报的天使投资项目,接受过各种媒体的采访报道。但在我的认知里:三十岁之前可以逞虚名,三十岁之后务必求实事。过了三十岁,如果我还没干成过什么“大事”,那就要步入“平庸”的中年了。然而,我身处创投圈,每天都有新事件,每月都有新概念,每年都有新赛道,能抓住什么,能留下什么,根本不得而知。 我像一台疯狂加载应用程序(App)的手机,App 上不断弹出的消息早就淹没了操作系统本身,剩下的只有应接不暇。直到三十岁来临前的一个月,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屏蔽了 一切工作和社交活动,决心给自己做一个“十年规划”。“十年规划”的最终结论是在下一个十年“All in”(全力以赴)一件事——产业数字化。做十年规划这件事,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因为我认识到我们永远高估一件事的短期变化,而低估一件事的长期变化;也因为我领悟到把标尺拉长,才能真正屏蔽外界的很多干扰信息,真正审视自己的内心。我到底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到底在人生的长河里追求什么?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 5 个层次,其中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经过解剖和审视,我发现自己最大的成就感源自在轰轰烈烈的“群体实现”大潮中去完成“自我实现”。当时,在我感兴趣且正在进行研究的方向里,还有什么比投入协助推动产业完成数字化更加宏伟的“群体实现”呢! 一切技术都是服务于产业的工具。互联网和产业的关系,像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白蚁和多鞭毛虫、榕小蜂和无花果、小丑鱼和海葵一样,是一种深度的互利共生关系。我们大量的产业,正迎接着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AI)化“三浪叠加”的巨大数智浪潮。 上一个十年,消费互联网像蓝鲸,实现产业需求侧的数字化,搅动流量江湖,以规模论英雄,重构人货场,改造着衣食住行;下一个十年,产业互联网像穿山甲,实现产业供给侧的数字化,融通产业坚冰,以效率见真章,重构物机件,改造着工农商建。消费互联网建立的是一家独大的中心化的规模网络,产业互联网建立的是共生互利的分布式的协同网络。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的过程,是碎片化的需求被集结、闲置化的供给被利用的过程,是产业上下游广泛的 C 端(需求端,消费者)、B 端(销售终端和多个中间流通服务环节端)和 F 端(生产端、供给端和原料端)建立协同网络的过程。相对于追求个体的效率,协同网络的现实意义就是追求集体和共同体的效率。在企业里,员工是个体,企业是员工组成的共同体,当员工的效率发挥到极致时,企业的效率会不会随之提升?在产业里,企业是个体,产业是企业组成的共同体,当企业把成本压到最低时,整个产业的成本会不会增加?很多时候,局部的最优带来不了全局的最优,要解决产业的问题,就要站在产业超个体的角度而非企业个体的角度,去谋篇布局。 2024 年 1 月 4 日,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17 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 ×”三年行动计划(2024 — 2026 年)》。该文件指出,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互联网 +”到“数据要素 ×”,从数据确权到资产入表,在数智化与产业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数字经济也将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在数字经济的两大板块中,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的 80% 以上,是数字产业化的 4 倍。而产业互联网则是产业数字化最佳的实现载体和平台形态,产业互联网无疑会成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产业互联网的意义在于,它既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产业实现路径,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解决方案,还是产业集群 2.0 线上数字集聚形态的产业招引抓手,更是中小微企业的产业现实出路。 消费数字化的终局是形成人群数字共同体,产业数字化的终局是形成产业数字共同体,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连接就是两个共同体之间的连接,数字共同体的连接才能更好地促进流量协同、产能协同、金融协同和履约协同,才能更好地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的经济内循环,才能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路由器,更好地协助中国优质供应链和产能出海。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什么需要协同网络”总览式地带大家了解了数字经济带来的协同效应;第二章“协同网络的横轴:消费数字化的协同”带大家回顾消费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重构需求端的分化、演变和协同;第三章“协同网络的纵轴: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向大家介绍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造就产业数字共同体过程中的平台形态、差异、特色和模型;第四章“投资人的淬炼:和 to B 投资人的对话”收录了我和 6 位知名一线机构投资人关于数字经济的深度对谈;第五章“创业者的深思:汤明磊对话 to B 创始人系列”则整理了我和 6 位上市公司和独角兽平台创始人的翔实访谈。全书的初衷是抛砖引玉,希望引导大家思考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实体经济,理解产业数字化乃至产业数字大脑是如何形成、成长和发展的。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做 SaaS? 是沙漠筑绿洲;做 B to B?是深山通天路;做工业互联网是江河建大坝。数智化和产业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做对一系列小事,耐心地和时间做朋友。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每个企业也是如此。当大家通过数字化集结到一起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共同体的力量。 感恩这十年以来,帮助过、指点过、提携过我的师长们,他们对我的人生目标确立、人生使命寻找、人生路径规划都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希望这本书能唤起中小企业和数字化平台对于融合进化成为数字共同体的认识。祝愿读者朋友们都能在协同网络里,收获产业毛利,享受流量红利,坚持时间复利,拥抱下一个十年,耕耘下一个十年。 是为序。 " "1.管清友、陈威如、盛希泰、吴世春、江南春、叶军等24位各界人士联袂推荐,数字经济领域资深投资人、金v视频号“汤校长讲透数字化”主理人全新力作。 2.汤明磊博士以多年从事产业数字化、企业服务股权投资的一线实战投研经验为基础,总结出极具实操性的根叶花果、协作三轴、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式等模型。通过数字共同体的连接,更好地促进流量协同、产能协同、金融协同和履约协同,进而更好地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的经济内循环,更好地协助中国优质供应链和产能出海。 3.本书还收录了汤博士与6位知名一线投资人关于数字经济的深度对谈,以及与6位上市公司和独角兽平台创始人的访谈,给读者以最前沿的实用信息和行业案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梳理,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模型,同时配以大量图表,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边学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