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方文艺
原售价: 48.5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天堂的花朵(精)/著名女作家散文经典
ISBN: 9787531736615
韩小蕙,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出版《有话对你说>《女人不会哭><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27部个人作品集。主编出版《90年代散文选:》等61部散文集。曾获“中华文学选刊奖” “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优秀编辑奖”“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老舍散文奖”等。 1994年入选伦敦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杰出人物大辞典》。2003年应美国国会图书馆邀请,成为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中国当代作家。
稍微熟悉北京地理环境的人都知道,东单距天安 门仅一箭之遥,过去有牌楼一座,是进入皇城的标志 ,因此得名东单牌楼。解放前,东单牌楼一带居住的 多为有钱、有身份的人,房舍地貌因而得以俨然些。 若从高空俯瞰下望,紫禁城那一大片黄瓦红墙的宫殿 外围,便是横平竖直街道上的四合院群落。这些四合 院,一般都是硬山式建筑,青砖灰瓦,大屋顶的房檐 下盘着一座爬满青青叶的葡萄架。高级一点儿的,还 有一扇红漆绿楣的大木门。门里是迎面一座石影壁, 门外蹲着两只把门的小石狮。这小石狮子似狮而又非 狮,头部、四腿、爪子、尾巴全部嵌进石中,造型之 洗练,令人想起远古的墓刻。 然而我住的那座院子,却是一个迥然的例外。 这是一座深宅大院,深到占据了两条胡同之中的 全部空间,大到差不多有天安门广场那般大。院内没 有大雄宝殿一类的大屋顶庙宇、也没有飞梁画栋的中 国式楼阁亭台,更看不见假山、影壁、小桥流水的东 方风光,而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小世界一一绿草如茵, 中间高耸着巨型花坛。树影婆娑之间,是一条翠柏簇 拥着的石板路,通往若隐若现的一座座二三层小楼。 小楼全部为哥特式建筑,平台尖顶,米黄色大落地门 窗,楼内诸陈设如壁炉、吊灯、百叶窗等全部来自欧 美,墙外爬满茂盛的爬墙虎…… 2003年我初次踏访美国。一日,到达最北方城市 波士顿,刚下汽车一抬头,不由得一阵恍惚,以为我 到家了呢!一切怎么都这么熟悉啊?一栋栋别墅式小楼 绵延开去,赭红色的墙砖,复杂多变的斜坡大屋顶, 小巧的白木条花块玻璃窗,积木兵似的高矮错落的烟 囱,开放式的大阳台,细碎灰白点的花岗石台阶…… 波士顿的这些楼房,跟我们大院里的16栋小洋楼长得 一模一样,就像是从我们大院搬来的一一哦不,当然 是我们院的小洋楼从这里搬去的哈。我一下子就知道 了这些房子的大体年代,它们肯定是诞生在人类生活 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几十年间。 当时,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利坚的羽翼已经 丰满,正阔步走向世界老大的宝座,所以此一时期所 有的美式建筑,都留下了信心满满的印迹。我们大院 的这批小洋楼,后来被建筑学家们定名为“美国乡间 别墅”,属早期北美别墅模式,其建筑理念依据欧洲 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四个时期1000多 年形成的建筑风格,混搭出以“立体式+伊丽莎白式 ”为主的造型,又称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殖民地复兴 式建筑”的缩小和简化版,在20世纪初期颇为流行。 我的感觉,它们虽然脱胎于英国古老的民居,但又比 那些已经屹立了几百年的House有了革新,变得更加 现代、更加讲究、更加使人享受了一些。内部格局没 有大的突破,基本上依然是一层有客厅、书房,外加 厨房、小储物间和卫生间;二层三间卧室加一个卫生 间,再加一间瓷砖地、不带暖气的花房;三层是阁楼 ,有两间斜坡顶的房间,过去是给仆人值班时候用的 ;还有地下室,是给厨师及仆人居住的。美国人主要 是增加了铺着瓷砖、带顶和不带顶的开放式大阳台, 可以惬意地把感官享受直接联动到绿树、香花、阳光 、雨露和动物。另外就是把各个房间的面积都扩大了 一些,用料也讲究了不少,比如一寸多宽的细格地板 是上等菲律宾木的,打上蜡。再用蘸着煤油的拖布反 复擦拭,就会像上等老黄玉一样油光润亮,闪出贵族 范儿的厚重幽光;墙砖是泰国大米灌浆的,据说结实 得赛过城墙,完全可以抗得住九级地震;内墙壁上涂 的是蜂蜜一样细腻的清漆,显现出一派柔和、温暖甚 至体贴的气息……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