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3.30
折扣购买: 军师二人
ISBN: 9787229179588
司马辽太郎(1923-1996),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学校,原名福田定一,笔名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意,代表作包括《坂本龙马》《燃烧吧!剑》《新选组血风录》《国盗物语》《丰臣家的人们》《坂上之云》等。司马辽太郎曾以《枭之城》夺得第42届直木奖,此后更有多部作品获奖,是当今日本大众类文学巨匠,也是日本最受欢迎的国民级作家。
夏之阵前夜的军事会议几乎持续到开战前一刻,而且战略方针还没有定论。 “真田大人觉得如何?” 大野治长开口询问的时候会议已接近尾声。 当时关于军事策略问题,意见分成了两派。谱代的诸将几乎都主张坚守城池。 曾经是流浪武士的诸将全部主张城外决战。在这一点上幸村和又兵卫是一致的。 只是决战场地定在哪里,他们是有分歧的。 又兵卫主张定在城外五里的小松山周围,而幸村选择了距离本丸城南边一里之外的四天王寺周边。 “不可以。” 又兵卫表示反对。虽然四天王寺距离比较近,方便从本丸城输送预备军队,但是作为战场,地势太开阔,大阪方的兵力不及东军的三分之一,恐怕会被东军的洪流吞没。 对此,幸村表示: “相比地势开阔的劣势,四天王寺的围墙和伽蓝将会成为绝好的出城1。” 哪怕是在野外作战,幸村这位战略家也在考虑城池的运用。每位武将都有自己的战术习惯。幸村习惯考虑城池的运用,这是真田家代代相传的技能,既是他的长处,同时也是他的局限性。 “而且,”幸村继续说,“大阪城与四天王寺同位于上町台(现在大阪市中央区)的高地,两者相距约一里,只要诚心请求,将军(秀赖)的出马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五里远的距离母上大人不允许,那么距离城门只有一里远的话,秀赖应该能出马。这也是幸村的考虑之一。 如果出马的话士气将会大振。 又兵卫也有同样的考虑。但是为什么五里远就不能出马呢? “小松山上扬起千成葫芦的马印”是又兵卫脑海中描绘的理想决战场景。秀赖的父亲已故太阁从年轻时就经常身先士卒,即使在称霸日本的中心地区后,征伐小田原、奥州、四国、九州等地时,其马印也经常与士兵们在一起。到了第二代这里,仿佛连出城一步都觉得害怕。 幸村和我又兵卫应该都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优秀军师,但我们在制订战略计划的时候却不得不首先考虑将军能否出马,距离城池多近将军才能出马的问题。 这就是这座城池的宿命。 索性在将军不出马的基础上制订作战计划可能更合适。 这样的话,必须长驱直入占据小松山。 “修理(治长)大人。” 又兵卫仍然不放弃自己的战术,展开了为此次会议特意让画师绘制的宏图。 山河、村落、道路都被按照现实中的实际色彩涂色,只看一眼便仿佛从云端俯瞰了摄津、河内两国的风景。 “嗬!” 在座之人皆惊叹又兵卫的精心准备。 “这里有连绵的山脉。” 又兵卫的手指将南北的山脉连成一线。由北向南依次有生驹、信贵、二上、葛城、金刚等山峰,这些山脉像屏风一样耸立于天际,将大和国与河内国分割开。 “敌军的主力从大和国过来。” 他们当然不得不翻越这座屏风。有几处山岭可以翻越,但是能够容得下大军通过的山谷只有一处。 大和川流经这个山谷,因此敌人肯定会沿着大和川而来。这条通道叫做“国分岭”。 “国分”是这个山谷靠河内国一侧的村落的名字,上代时期曾被设为河内国的国府1。 “原来如此。” 不知是谁表达了敬佩之意。在这群山环绕的窄路上,大军也得像丝线一样排成细细的一列才能通过。 “可以俯瞰这条窄路的高地就是小松山。在小松山集结我军主力,可以一一击溃排成细长一列行进的东军。如果让他们进入河内国、摄津国的大平原,那我方会寡不敌众。”又兵卫抬起头接着说,“必败无疑。” “不一定会败。”幸村说。 “而且我们不知道敌人是不是一定会从国分岭过来。如果他们翻越北方的生驹山,从那里入侵,把主力放在小松山显然是无用之举。与其这么冒险,不如把主力放在距离城池很近的四天王寺周围,这样的话无论敌人从哪个方向来,我们都可以在城池附近自由地调动军队,这才是战争的常规做法。” 治长的脑袋一片混乱。他虽然多少有些政治才能,却没有军事才能。这个时候,这位平庸的政治家思考的只有一件事。 比起谁的战略更好,他思考的却是如何安抚两位天才。一分为二,看来只有折中妥协的办法了。 “那么,这样二位觉得如何?” 他带着讨好的眼神分别看了看幸村和又兵卫。 “您说的办法是?” “我觉得这是个很妙的办法哟!” 治长两手握拳,右手的拳头放在地图上的小松山处,“这里交给又兵卫大人,没问题吧?” 然后又把左手的拳头放在四天王寺,“这里交给左卫门佐大人。” 他把主决战场设想为两处,把原本就不多的兵力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两位将领指挥。这样的话两人都满意了吧? “不愧是修理大人!”母上大人说,“真是个绝妙的办法!就这么做吧。右大臣大人觉得如何?” “这个主意太好了!” 秀赖的声音异常地尖锐。他不会控制自己的声音。 “感谢您的认可。” 治长得意地看了看两位将领。 幸村和又兵卫茫然不知所措。这个折中的办法两人都不满意,反而凸显了他们战术的缺点。 司马辽太郎历史小说选集 真田幸村 后藤又兵卫 大坂城的落日余晖里, 两位军师最后的身姿! 司马辽太郎的独特视角, 短篇小说中的 日本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