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32
折扣购买: 大英博物馆寻宝记(精讲大英博物馆21件一生必看的人类珍宝,《卢浮宫艺术课》作者程珺全新开讲!带你探寻璀璨古老文明)
ISBN: 9787559463692
程珺 青年艺术学者,法国里昂中央大学博士,得到App广受欢迎的人文类讲师,著有《卢浮宫艺术课》《大英博物馆寻宝记》。 旅居法国十多年,对欧洲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藏品如家数珍。现受邀在国内各大美术馆举办人文艺术主题讲座。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社媒平台传播文明与艺术之美,受到近50万粉丝的关注喜爱。
罗塞塔石碑: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如何破译的? 在大英博物馆,参观人最多的地方永远是在罗塞塔石碑这里。这块花岗岩石头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而它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如果没有这块石碑,现在的我们是绝不可能读懂古埃及文明的。 埃及虽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它的文明并没有延续下来,早在2500多年前,古埃及所有的本土王朝就都灭亡了,它的文明也慢慢被人们遗忘,埃及最终变成了一个阿拉伯国家。我们今天对古埃及的了解,都是18世纪以后考古的结果,但当时的考古学者,对古埃及文明一筹莫展,因为那些挖掘出来的文物,上面所写的花里胡哨的象形文字,没人能看得懂。 埃及的象形文字是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大概还要比它晚900年,一直到商代才出现。但随着古埃及的消亡,象形文字也一起消失了。到了18世纪,别说象形文字了,和它有关联的语系一个都找不到了,要破解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终是罗塞塔石碑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法国的语言学天才商博良就是根据这块石碑上的碑文,成功破解了象形文字。这完全改变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因为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被足足往前推进了2000多年!这也让我们最终得以窥见法老的世界,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要造金字塔和做木乃伊。 商博良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 公元前180年,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PtolemyV)登基,就是他派人去刻了这块罗塞塔石碑,碑文上的内容讲的是他即将颁布的一系列新政。其实石碑上刻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内容用了三种不同的文字。 第一种文字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叫“圣书体”,大家平时在博物馆里看见的古埃及文字基本都属于这一种。圣书体有一点很不好,就是非常难写,所以古埃及还有一种简化版的文字,被称为“通俗体”,罗塞塔石碑上的第二种文字就是通俗体。圣书体和通俗体的区别就相当于汉字里的繁体字与简体字。至于石碑上的第三种文字,就是希腊文,因为托勒密王朝是来自古希腊的,所以在他们的统治时期,希腊语是通行无阻的。 罗塞塔石碑是在1799年被挖掘出来的,它的出现让当时完全看不懂古埃及文的欧洲人大为兴奋,因为石碑上的第三种文字是希腊文,这种文字大家还是能看懂的,那么要破解这段由希腊文对照的古埃及文应该也不难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即便是商博良也用了近20年才破解了这段碑文,因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真的是一种很奇特的文字。 人类的文字系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表意的,就像中文一样,一个文字表达一个意思。另外一种就是表音的,像英文一样,一个字母表达一个发音,好几个字母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单词才能表达意思。那么问题来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它是表音的,还是表意的?我想只要是个正常人,他都会以为那是表意的,不信你去看看象形文字里的那些图案:太阳、鸟、蛇等啥都有,这文字肯定和中文走的是同一路线嘛! 商博良最初也是这么想的,但在无数次尝试之后,他发现这就是个死胡同,完全走不通。于是他非常大胆地猜测: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很奇葩,它不但表意,或许还表音。比如“手”这个图案符号,它代表的并不是手,而是“D”这个发音。 在一系列复杂且漫长的论证之后,商博良终于证实了自己的这个想法,1822年他终于将古埃及象形文字完全破译,世人终于能和法老隔空对话了! 在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后,商博良还亲自带队跑去埃及考察,他在那里待了一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史料。当时的埃及早已是阿拉伯人的地盘,而他们又毫不在意古埃及文化,甚至还会肆意破坏古文物。商博良苦苦劝说埃及总督,告诉他这些古代文物价值无穷,即便只是发展旅游业,也会为这个国家带来巨额的财富。但即便如此,很多古埃及建筑还是没保住,商博良留下的记录,也就成了这世界上唯一的相关史料了。由于他在埃及那一年的生活异常艰苦,回到法国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年仅42岁。 后来,埃及政府为了感谢商博良对古埃及文化所做的贡献,特意赠送了一座方尖碑给法国,到现在,它还依然矗立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上。 (未完待续……建议配图欣赏) 破解古埃及文的商博良,研究中国陶瓷的大卫爵士,揭示亚述文明的莱亚德……他们带你揭开文物的神秘面纱,还原历史的真相,他们就是顶级馆藏传奇的一部分。通过大量高清图片和详细的博物馆索引,带你高效逛完大英博物馆,从珍宝栩栩如生的细节感受震慑心灵的力量,领悟不同文明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