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逝世20周年纪念版)(精)

青铜时代(逝世20周年纪念版)(精)
作者: 王小波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青铜时代(逝世20周年纪念版)(精)
ISBN: 9787535464194

作者简介

王小波(1952—1997),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云南插队。后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3年在北京当工人。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1986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病逝于北京。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有无数青年自愿充当其“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读者贡献了现代汉语小说***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幽默中充满智性,为读者打开一条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轻人奉为精神偶像。 他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亦是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代表作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其中《黄金时代》《未来世界》分别获**3届、**6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电影节蕞佳编剧奖。

内容简介

“晚唐时,薛嵩在湘西当节度使。前往驻地时, 带去了他的铁*。”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这个故事用 黑墨水写在我面前的稿纸上,笔迹坚挺有力。这种纸 是稻*做的,呈棕黄色,稍稍**就会断裂,散发着 轻微的霉味。我面前的桌子上有不少这样的纸,卷成 一捆捆的,用橡皮筋扎住。随手打开一卷,恰恰是故 事的开始。走进万寿寺之前,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故 事。可以写几个字来对照一下,然后就可认定是不是 我写了这些故事。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在医院里醒来 时,我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上,都有黑色的墨迹。这说 明我一直用黑墨水来写字。在我桌子上,有一个笔筒 ,里面放满了蘸水钢笔,笔尖朝上,像一丛龙舌兰的 样子;笔筒边上放着一瓶中华牌绘图墨水。坐在这个 桌子面前,我想道:假如我不是这个故事的作者,也 不会有别人了;虽然我一点不记得这个故事。这些稿 子放在这里,就如医院窗台上的《暗店街》。假如我 不来认领,就永无人来认领。这世界上之所以会有无 主的东西,就是因为有人失去了记忆。 手稿上写道:盛夏时节,在湘西的红土丘陵上, 是一片萧杀景象;*木凋零,不是因为秋风的摧残, 却是因为酷暑。此时山坡上的野*是一片黄色,就连 水边的野芋头的三片叶子,都分向三个方向倒下来; 空气好像热水迎面浇来。山坡上还刮着干热的风。把 一只杀好去毛的*皮上涂上盐,用竹竿挑到风里去吹 上半天,晚上再在牛粪火里烤烤,就可以吃了。这种 *有一种臭烘烘的香气。除了风,吃*肉的鸟也在天 上飞,因为死尸的臭味在酷热中上升,在高空可以闻 到。除了鸟,还有吃大粪的蜣螂,它们一改常态,嗡 嗡地飞了起来,在山坡上寻找臭味。除了蜣螂,还有 薛嵩,他手持铁*,出来挑柴火。其他的生灵都躲在 树林里纳凉。远远看去,被烤热的空气在翻腾,好像 一锅透明的粥,这片山坡就在粥里煮着——这故事开 始时就是这样。 在医院里,我那张*就很热,我**到晚都像在 锅里煮着,但我什么都不记得,也就什么都不抱怨, 连个热字都说不出,只觉得很快乐。我不明白,热有 什么可抱怨的呢。这篇稿子带有异己的气味。**早 上我遇到了很多东西:北京城、万寿寺、工作证、办 公室,我都接*下来了。现在是这篇手稿——我很坚 决地想要拒*它。是我写的才能要,不是我写的—— 要它干啥? 手稿上继续写道:薛嵩穿着竹笋壳做的凉鞋,披 散着头发,把铁*扛在肩上,用一把新鲜的竹篾条拴 在腰上,把**吊起来,除此之外.身上一无所有。 现在正是盛夏时节。假如是严冬,景象就有所不同: 此时湘西的*坡上一片白色的霜,直到中午时节,霜 才开始融化,到下午四点以后,又开始结冻,这样就 把整个山坡冻成了一片冰,绿色的*都被冻在冰下, 好像被罩在透明的薄膜里——原稿就是这样的,但我 总怀疑热带地方会有这样冷——薛嵩穿着棉袍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