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洛阳(深度之旅)

闻香识洛阳(深度之旅)
作者: 瓦兰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1.46
折扣购买: 闻香识洛阳(深度之旅)
ISBN: 978780222333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向往洛阳已经好多年了,几次途经却又擦肩而过,不能不说是莫大的 遗憾。有幸的是,今年四月,我与几个好友相邀,专程走访了洛阳,用我 们的双眼拍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镜头,领略了千年帝都的万种风情,总 算弥补了许久以来未竞的心愿。 古老的城市,悠久的文化 向往洛阳,因为她是一座古城。数一数曾作为都城的国内外城市,我 相信世界上没有哪一个能比得起中国洛阳。洛阳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 史文化名城和八大古都之一,有着近5000年历史。她地处河南省西部,横 跨黄河中游两岸。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设立国都,建都史达1529年 ,是中国历史长河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这么多的“ 最”字头衔吸引着我,如果不亲自走一趟,感觉就是欠洛阳一笔宿债。 向往洛阳,还因为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古文化底 蕴。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被奉为“人根之祖”、“人文之祖 ”。东周礼乐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典章制度。道学创始于此;佛学首传于 此;理学光大于此。地动仪、浑天仪、侯凤仪在此发展。《汉书》在此修 成,魏晋文学在此兴盛,我国古代科技、教育、文学、历史、哲学等许多 重大成就,都是在洛阳取得。作为长期辉煌鼎盛的古都和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给洛阳留下了都城遗址、寺庙、石窟、墓葬碑碣等丰厚灿烂的文化 遗产。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白马寺是佛教传人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 “释源”、“祖庭”之称。邙山遗存着东周以来诸皇陵形成的中国最大的 古墓葬群,已出土珍贵文物40余万件,建有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博 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吸引着我,让我也有了和海外炎黄子孙一样强烈的寻根 问祖的冲动。 走进洛阳,走进牡丹丛中 说实话,第一次真正走进洛阳,我很激动,虽然我每去一个新城市都 会激动,但这次更加强烈。因为这座城市贮积过太多的历史,汇聚了太多 的方位,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抽象、盛大而又缥缈。仰望她,我感 觉到了自己的渺小;触摸她,我体会到历史惊心动魄的震撼力。一想到这 里保存着有十万多尊造像、已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龙门石窟,矗立 着有“释源祖庭”之称的中国最古老的寺院——白马寺,盛开着姹紫嫣红 的满城牡丹,我除了激动还是激动。洛阳的街道很整洁,而且绿树成荫, 交通有序,每一条街道都有自己的特色,让人惊叹连连。纱厂路上,我们 看见一座座飞雕彩绘的楼宇;中州路旁,映入眼帘的又是一排排拔地而起 的西式建筑;古城区里,九龙鼎和钟鼓楼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昔日的辉 煌;王府井百货的周围,分明又充溢着浓烈的现代气息。初来乍到的我不 敢说能给洛阳一个定位,但却不得不说,这样一个古色古韵的现代化大都 市就像是一个历史和自然、传统与现代搭配得无比巧妙的宫殿,走进她, 就像走进了神话,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在这样一个季节走进洛阳,小做什么事都是可能的,惟独不看牡丹是 做不到的。不仅各个广场、花园,连几条主干道两旁的花池里都开满了牡 丹。游客们一边观赏一边拍照,一边欢笑一边陶醉,真可谓花海人潮,流 光溢彩。洛阳,真是一个好地方,集天下宠爱于一身。有人形容南京是“ 一城秀色半城湖”,而我却说洛阳是“一城秀色,半城牡丹”。我喜欢牡 丹,而且一定要是成片成片的牡丹,各色各样的牡丹,它们开在一起,汇 成花的海洋,岂不就是人间最美丽的风景。我们在花海中遨游,还开玩笑 说自己是牡丹仙子。其实,不管是凡人还是仙子,只要生活在洛阳,一定 都很幸福。 顶礼膜拜龙门,关林暗访英雄 我和朋友们都不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但我自认为与佛教有缘。或许是 受了《西游记》中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影响,或许是因为父亲每到除夕 之夜都要给供桌上的佛像磕头上香,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庙宇有佛 像,我都会驻足观看,默默祷告。于是,这次来到洛阳,膜拜龙门自然是 必不可少的。 我们从洛阳火车站西侧搭上直达龙门石窟的81路公交车,一路上经过 周公庙和洛水桥,最后行至龙门。一下车就感觉到龙门盛大的气派:它背 靠龙门山,面向伊水而居,得山之秀,集水之灵,难怪人们说这里是一块 绝佳的风水宝地。朝龙门石窟走去,远远看到美丽的伊水横卧山脚,在阳 光下微微闪起粼光,在两岸青山的环抱下显得格外妩媚。水面比我们想象 的要宽阔,水质也很好,最宽的地方,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小的湖泊。沿伊 水岸边走去,满崖的石刻层层叠叠,宾阳三洞的传奇、万佛洞中的天王神 韵、莲花洞中的婀娜飞天,一处处都让我们流连忘返。眼在观赏,心却在 思考:古人是用怎样的虔诚,在这伊水河边,一斧一凿,历经四百余年, 为后人留下这笔世界文化遗产,又是用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毅力铸就这千年 文明,普传无边之佛法?P28-P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