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新科学

技术分析新科学
作者: (美)托马斯·迪马克|译者:魏强斌//文子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技术分析新科学
ISBN: 9787203081456

作者简介

托马斯·迪马克,当代最杰出的技术分析大师之一,被誉为完美的技术分析师和傲视业界的交易系统开发者。迪马克在1970年代就发明了一套客观的方法来推算趋势衰竭的时机,即用顺序和组合指标来判断市场顶部与底部,很受技术分析界的推崇。迪马克为技术分析带来许多重要创新,发明有上百种技术指标,其中以其姓氏命名的TD指标最富盛名,迪马克最重要的著作包括《技术分析新科学》和《新市场时机技术》。在40年的华尔街生涯中,迪马克为华尔街最富盛名的交易者提供交易策略,其中包括乔治·索罗斯、保罗·都铎·琼斯、迈克·斯坦哈特、里昂·库伯曼、劳伦斯·帝施等。迪马克为少数大型机构如高盛集团、花旗银行、摩根银行、纽约贴现公司、IBM退休基金、西部信托公司、纽约人寿、标准基金等担任市场策略顾问。迪马克还是SAC资本创始人史蒂芬·科恩和护照资本创始人约翰·布林班克的顾问。迪马克的市场分析是彭博资讯社和路透社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财经评论之一。迪马克屡屡对全球金融市场做出精准预测,被财经媒体幽默地称为“预言帝”。

内容简介

在我刚进入投资行业时,我接触了所有被普遍认 可的市场模型、指标和技术。在完全掌握常用的市场 择时系统和方法之前,我经过了差不多一年时间的艰 苦工作和市场技术分析师的填鸭式教育。但我学习到 的这些方法和技术总是在纸面上讲得天花乱坠,但要 运用起来并重现其绩效却极其困难。对此,我的解决 之道是,不管付出多少时间和代价,我都要进行我自 己的原创性研究。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我发现市场 对受到广泛关注和运用的市场形态的很多解释,都刚 好与事实相反。这一发现粉碎了我对传统看法的信心 ,迫使我展开自己的研究和市场调查。在自学过程中 。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原则: 1.大部分交易者认为,成交量增加总是与真正 的价格上涨结伴而行。当然,我也认为在某些情况下 ,市场的确如此,但是我的研究表明,这样的现象并 不是每次都会出现。一旦价格形成了一个低点,我更 希望看到一个较低的成交量,因为这往往表明供给不 足。我敢说交易者也不能证明他们恰好在绝对的价格 低点买人。我把这个结论和很多著名的捕鱼故事结合 起来。我的经验表明,一旦最后一个空头卖出,一个 低点就会形成,价格自然就会斜着向上波动。通常来 讲,价格放量创新低只是空头回补的结果,持续时间 会非常短。事实上,这种情形通常会导致价格缺口出 现——价格一旦恢复下跌,下跌的速度就会更快。出 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仓促的买人耗尽了买人的力量.同 时又增加了卖空的筹码。这种由空头回补导致的上涨 的特点就是急剧快速。 很多交易者喜欢把当前上涨的价格行为与前期的 一个参考高点联系起来。 《道氏理论预测》 (Dow Theory Forecasts)的理查德·罗素(Richard Russell)在多年前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我一直沿用 至今。那时候,很多交易者都把注意力放在道·琼斯 工业平均指数多月前创出的历史高点上。当时市场在 上涨过程中放出特别巨大的成交量.但与市场普遍看 法不同,罗素认为(1)由于成交量巨大,价格波动将 遭遇重大阻力,并且(2)在穿越前期高点之前,价格 很可能停止上涨并反转。结果证明他是对的。我进行 了一番研究后发现,当价格上涨且成交量清淡时会出 现一种理想的情形,表明在价格顶峰之前存在着成交 不足。一旦前期高点被突破,我期待成交量显著地增 加,原因有两个。第一,我预计空头回补和止损平仓 性的买人发生在前期价格高点处或之上。第二,趋势 跟踪者很可能在价格高点或之上的位置建仓。因此, 我更希望看到成交量爆发是在前期高点被突破之后, 而不是之前。这也同样适用于价格下跌.并且预期前 期的价格低点将被跌穿时的情形。 2.很多交易者认为底部和顶部的反转是很重要 的交易信号。我不同意这一观点。我请你查看一下大 部分交易活跃的股票和期货的价格走势图。通常情况 下,价格反转——那些最低价低于前一日的最低价但 收盘价较高的交易日,或者价格高于前一日的最高价 但收盘价较低的交易日——是短线交易者造成的,并 且一旦他们操作完毕,价格往往会恢复原有趋势。那 些价格下跌并且收盘价相对于前一日的收盘价是下降 的交易日,或者价格上涨并且收盘价相对于前一日的 收盘价是上升的交易日,才更重要,也更容易发生在 价格底部或顶部。有一种形态的重要性可以与之前描 述的那个形态媲美。在这种形态中,价格发生向上反 转时,收盘价通常高于其前4天的所有收盘价;发生 向下反转时,收盘价通常低于其前4天的所有收盘价 。 3.当某个交易日的价格区间超过了前一日价格 区间的两倍,市场通常都会经历一个盘整时期。尤其 在价格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趋势性波动时,这种现 象更为明显。 P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