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培养孩子的安全感》(第2版)
ISBN: 9787522203454
斯坦利?格林斯潘医学博士(Stanley I. Greenspan, M.D.)世界权威儿童培养专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及小儿医学领域临床教授,他是发展和学习障碍跨学科委员会主席,创建了“0到3岁:美国婴幼儿及家庭中心”组织,也是华盛顿精神分析协会的儿童心理分析指导专家,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前任负责人,国家心理健康协会婴幼儿临床发展项目主管。 格林斯潘博士获得了很多美国国内和国际奖项,包括美国精神医学会颁发的儿童精神医学研究最高荣誉。他的著作被翻译成12种文字在全世界传播。
第一章 在多变的时代,帮助孩子感到安全的四项原则 在提升孩子和家庭成员的安全感方面,我们有很多经验,但在探讨每个年龄段的经验之前,我首先阐明四项原则。这些原则是家长们采取各种方法的前提和基础。 四项原则 多和孩子共处 ◣ 同家人待在一起,也就是说同你所信任的人维持一种亲密的关系是安全感的第一个层次。当你有足够多的时间同那个人相处,身处其中并受到保护,你会感到周围世界里的每一天都是可靠和安全的。而这种安全感,只产生于温暖的、充满关爱的家庭关系中。 让孩子感受到保护和舒适的家庭关系非常重要,相比之下,日常生活的琐碎忙碌则显得无关紧要。家庭关系对于婴幼儿说必不可少,对十几岁的孩子和青年来说也相当重要。同时,这种家庭关系对父亲、母亲以及其他家庭成员来说也同样重要,因为当家人待在一起时,每个人都会感到安心。 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忧虑 ◣ 接下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表达他们的感情和忧虑。这就意味着给孩子们时间、同理心并且支持他们诉说感受。过于急切的安慰难以让孩子的情感得以宣泄。对于一个受到惊吓的孩子来说,想要立即听他谈论自己的恐惧是非常困难的。他不会说自己担心亲人遇害,或者自己将被杀死,也不可能听到他问类似“这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吗?”这样的问题。只有当孩子有机会表达完自己的感受之后,父母的安慰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父母可以通过倾听、表达同理心以及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分享他们的心事。在孩子说完之后,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总结或者复述他们说的,询问是否这就是他们的感受,并且尽力帮助他们淋漓尽致地诉说清楚。要想让孩子们清楚地表达他们的忧虑,父母和其他的看护者需要善于倾听、善于换位思考并且善于合作。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当知道有人愿意倾听我们的心声,并且确实有人可以让我们倾诉,会让我们更加感到无比欣慰。 给孩子具体而实在的安慰 ◣ 帮助孩子感到安全的第三步就是开始提供安慰。然而,只有比较实在具体的行为,安慰才会有效。换句话说,孩子们想要知道,作为妈妈、爸爸或者老师,你为他们做了什么,并据此确认他们是否受到了保护。这一点上,采取措施确保孩子在家里受到保护并且安全,如同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众安全一样重要。举例而言,当孩子们在飞机场或火车站看到很多人正在验票和检查行李时,家长需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保安和警察正在努力确保坏人不会进入大楼、学校或者登上飞机。有了这些及时的解释,孩子们就不会因为看到变化而受到惊吓或者感到困惑。当然,解释这些之前,家长必须要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因为,显而易见,对一个四岁大的孩子来说,你不应该像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那样进行解释。对四岁大的孩子来说,你只需要告诉他以下这些就足够了:妈妈和爸爸还有其他人都在尽力照顾他并且保证他很安全,另外会有专门的人员提供警戒并且不会有坏人接近。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特殊的担忧,关于这一点,我们将会在后面的章节里进一步阐述。 帮助他人 ◣ 儿童,同成年人一样,会最终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受益。比如捐献东西给其他需要的人,或者用其他方式提供帮助。很多教育者在课堂上同孩子们探讨类似的话题,比如为灾难 中的受害者募集资金,或者设计为公共健康或安全提供帮助的项目等。从旧物回收、饼干义卖、代写书信到“认养”公共空间(如认养公园植物)等,不管付出的努力大小,都能让孩子们感到更多的安全而不是无助。当孩子们(以及成年人)感到自己可以直接参与并从事积极的和建设性的活动去解决问题时,他们就会获得能力和自信。 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如学习或者发展上的问题,在使用这四项原则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通常来说,家长们很难弄清楚孩子一天中会记住多少事情。对于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对孩子们说多少合适呢? 对家长来说一个不错的经验是,要设想孩子们能够以适当的语言水平去理解事物——不是他们的阅读、算术或者应试水平,而是他们开展口头交流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孩子说“我想到外边去”而当我们问她“为什么?”时,孩子回答说“因为我想出去玩”,那么这样的孩子就具有了因果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为什么”之类的问题。这样的一个孩子才会想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等到了再大一些,孩子们就可能会问这样的事情是否还会发生。到那时,他们就开始具有了逻辑思维能力。 让我们看一下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一些差异(并不总是按照年龄的时间顺序),来了解在每一个年龄阶段如何安慰孩子的一些准则。 四项原则 多和孩子共处 同家人待在一起,也就 是说同你所信任的人维持一 种亲密的关系是安全感的第 一个层次。当你有足够多的 时间同那个人相处,身处其 中并受到保护,你会感到周 围世界里的每一天都是可靠 和安全的。而这种安全感, 只产生于温暖的、充满关爱 的家庭关系中。 让孩子感受到保护和舒 适的家庭关系非常重要,相 比之下,日常生活的琐碎忙 碌则显得无关紧要。家庭关 系对于婴幼儿来说必不可少 ,对十几岁的孩子和青年来 说也相当重要。同时,这种 家庭关系对父亲、母亲以及 其他家庭成员来说也同样重 要,因为当家人待在一起时 ,每个人都会感到安心。 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 情和忧虑 接下来,家长需要帮助 孩子表达他们的感情和忧虑 。这就意味着给孩子们时间 、同理心并且支持他们诉说 感受。过于急切的安慰难以 让孩子的情感得以宣泄。对 于一个受到惊吓的孩子来说 ,想要立即听他谈论自己的 恐惧是非常困难的。他不会 说自己担心亲人遇害,或者 自己将被杀死,也不可能听 到他问类似“这会发生在我 们身上吗?”这样的问题。 只有当孩子有机会表达完自 己的感受之后,父母的安慰 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父母可以通过倾听、表 达同理心以及通过游戏的方 国际儿童情绪发展权威格林斯潘博士详解0-18岁不同年龄段孩子所需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关键能力 有了安全感 孩子就有足够的心力去面对未来生活的种种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