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月光马蹄

丝路上的月光马蹄
作者: 杨献平
出版社: 当代中国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丝路上的月光马蹄
ISBN: 9787515408378

作者简介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全***文艺作品奖和首届林语堂散文奖提名奖等。主要作品有《匈奴秘史》《沙漠之书》《生死故乡》《丝绸路上的月光马蹄》等,另主编有《原生态散文十三家》《笔尖下的**》及系列丛书《散文中国》等30多部作品。

内容简介

灿烂光华:丝绸之路在中国 *本学者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对西域的 界定是:昆仑、天山和帕米尔三山分立东、西、北三 个方面,南面是流沙与风暴的蒙古沙漠。东边的塔里 木河,*终流入罗布泊;北面是伊塞克湖、巴尔克什 湖和阿拉湖,其中包含了准噶尔盆地与伊犁地区;向 西是楚河和怛罗斯河流入咸海的地方;南面是昆仑和 兴都库什山脉。它的东部是中国的东部和蒙古地区, 西面是波斯,南面为印度和中国**。 这是亚细亚的中央,是古丝绸之路、中西文明西 进东渐的蜂腰地带。在汉文典籍当中,自古阳关和玉 门关以西一直到大马士革、伊斯坦布尔乃至君士坦丁 堡等地区,皆是“西域”所在。 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的**批人 ,究竟属于哪一个人种,他们的起点和终点、行走的 目的。但是,从洪荒年代开始,以丝绸为主要载体, 这条道路就成了古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同时 也是连通欧亚大陆的交通大动脉。数千年来,丝绸及 其衍生的各种人事接连不断地在这条道路及其沿途国 家和部落中持续引发了难以数计的历史传奇和文明奇 迹。公元前10世纪到1世纪,以于阗为中心的金石就 已经在欧亚大陆的河流与山谷之间叮当作响,并出现 在埃及法老的宅邸。近年,在德国斯图加特西北二十 公里处一座凯尔特时期(公元前5世纪)贵族墓葬和 南西伯利亚巴泽雷克畜牧部落首领墓室中,先后发现 了产自古中国的丝绸制品。 公元前279年出土于汲县魏襄王墓的《穆天子传 》一书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尽管它通篇弥散着神话 色彩。如果周穆王西巡瑶池(即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斋 桑泊)是一个确凿事实的话,那么,丝绸之路东方起 点的开创者就非穆天子姬满莫属。公元前7世纪,希 腊的希罗多德和色诺芬似乎已经知道,丝绸是经由帕 提亚、安息和米蒂亚而到达罗马的。生活在公元前 384年和322年间的亚里士多德,还莽撞地把科斯岛出 现的丝绸归功于该岛妇女们的发明。 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人将“丝”称为“塞尔” (Ser),称产丝的遥远的国度称为塞里斯(Seres) 。公元前5世纪的克泰西亚斯在他的《史地书》中说 “塞里斯人身高近20英尺,寿命超过200岁”。公元 前334年到331年,**的亚历山大大帝带领*队进行 了一场疯狂的东征,击败波斯帝国,并将其势力扩张 到印度河流域。但是,他似乎没有见到来自塞里斯国 的丝绸。 两汉时期,由于张骞(并副使甘英,先后两次) 、班超(家族)等人的冒险,使得丝绸之路正式贯通 。不同物质在期间持续流动和交换,**也从中找到 了*佳的传播载体和方式,因此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 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而这个时候,张骞所开凿的 道路沿线仍旧布满印欧语种的**和人群,如于阗、 龟兹和焉耆等。另外,将月氏驱赶出河西走廊的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