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中国读本

外国文学/中国读本
作者: 胡永生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4.20
折扣购买: 外国文学/中国读本
ISBN: 978721407343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源氏物语(节选) (日本)紫式部 第一回桐壶 话说从前某一朝天皇时代,后宫妃嫔甚多,其中有一更衣,出身并不 十分高贵,却 蒙皇上特别宠爱。有几个出身高贵的妃子,一进宫就自命不凡,以为恩宠 一定在我:如 今看见这更衣走了红运、便诽谤她,妒忌她。和她同等地位的、或者出身 比她低微的更 衣,自知无法竞争,更是怨恨满腹。这更衣朝朝夜夜侍候皇上,别的妃子 看了妒火中烧。 大约是众怨积集所致吧,这更衣生起病来,心情郁结,常回娘家休养。皇 上越发舍不得 她,越发怜爱她,竟不顾众口非难,一味徇情,此等专宠,必将成为后世 话柄。连朝中高 官贵族,也都不以为然,大家侧目而视,相与议论道:“这等专宠,真正 教人吃惊!唐朝 就为了有此等事,弄得天下大乱。”这消息渐渐传遍全国,民间怨声载道 ,认为此乃十分 可忧之事,将来难免闯出杨贵妃那样的滔天大祸来呢。更衣处此境遇,痛 苦不堪,全赖 主上深思加被,战战兢兢地在宫中度日。 这更衣的父亲官居大纳言之位,早已去世。母夫人也是名门贵族出身 ,看见人家 女儿双亲俱全,尊荣富厚,就巴望自己女儿不落人后,每逢参与庆吊等仪 式,总是尽心竭 力,百般调度,在人前装体面。只可惜缺乏有力的保护者,万一发生意外 ,势必孤立无援, 心中不免凄凉。 敢是宿世因缘吧,这更衣生下了一个容华如玉、盖世无双的皇子。皇 上急欲看看 这婴儿,赶快教人抱进宫来。一看,果然是一个异常清秀可爱的小皇子。 大皇子是右大臣之女弘徽殿女御所生,有高贵的外戚作后盾,毫无疑 议,当然是人 人爱戴的东宫太子。然而讲到相貌,总比不上这小皇子的清秀俊美。因此 皇上对于大 皇子,只是一般的珍爱,而把这小皇子看作自己私人的秘宝,加以无限宠 爱。 小皇子的母亲是更衣,按照身分,本来不须像普通低级女官这样侍候 皇上日常生 活。她的地位并不寻常,品格也很高贵。然而皇上对她过分宠爱,不讲情 理,只管要她 住在身边,几乎片刻不离。结果每逢开宴作乐,以及其他盛会佳节,总是 首先宣召这更 衣。有时皇上起身很迟,这一天就把这更衣留在身边,不放她回自己宫室 去。如此日夜 侍候,照更衣身分而言,似乎反而太轻率了。自小皇子诞生之后,皇上对 此更衣尤其重 视,使得大皇子的母亲弘徽殿女御心怀疑忌。她想:这小皇子可能立为太 子呢。 弘徽殿女御入宫最早,皇上重视她,绝非寻常妃子可比。况且她已经 生男育女。因 此独有这妃子的疑忌,使皇上感到烦闷,于心不安。 更衣身受皇上深恩重爱,然而贬斥她、诽谤她的人亦复不少。她身体 赢弱,又没有 外戚后援,因此皇上越是宠爱,她心中越是忧惧。她住的宫院叫桐壶。由 此赴皇上常 住的清凉殿,必须经过许多妃嫔的宫室。她不断地来来往往,别的妃嫔看 在眼里怪不 舒服,也是理所当然。有时这桐壶更衣来往得过分频繁了,她们就恶意地 作弄她,在板 桥上或过廊里放些龌龊东西,让迎送桐壶更衣的宫女们的衣裾弄得肮脏不 堪。有时 她们又彼此约通,把桐壶更衣所必须经过的走廊两头锁闭,给她麻烦,使 她困窘。诸如 此类,层出不穷,使得桐壶更衣痛苦万状。皇上看到此种情况,更加怜惜 她,就教清凉殿 后面后凉殿里的一个更衣迁到别处去,腾出房间来给桐壶更衣作值宿时的 休息室。那 个迁出外面去的更衣,更是怀恨无穷。 小皇子三岁那一年,举行穿裙仪式,排场不亚于大皇子当年。内藏寮 和纳殿 的物资尽行提取出来,仪式非常隆重。这也引起了世人种种非难。及至见 到这小皇子 容貌漂亮,仪态优美,竟是个盖世无双的玉人儿,谁也不忍妒忌他。见多 识广的人见了 他都吃惊,对他瞠目注视,叹道:“这神仙似的人也会降临到尘世间来! ” 这一年夏天,小皇子的母亲桐壶更衣觉得身体不好,想乞假回娘家休 养,可是皇上 总不准许。这位更衣近几年来常常生病,皇上已经见惯,他说“不妨暂且 住在这里养养, 看情形再说吧。”但在这期间,更衣的病日重一日,只过得五六天,身体 已经衰弱得厉害 了。更衣的母亲太君啼啼哭哭向皇上乞假,这才准许她出宫。即使在这等 时候,也得提 防发生意外、吃惊受辱。因此决计让小皇子留在宫中,更衣独自悄悄退出 。形势所迫, 皇上也不便一味挽留,只因身份关系,不能亲送出宫,心中便有难言之痛 。更衣本来是 个花容月貌的美人儿,但这时候已经芳容消减,心中百感交集,却无力申 述,看看只剩得 奄奄一息了。皇上睹此情状,茫然失措,一面啼哭,一面历叙前情,重申 盟誓。可是更衣 已经不能答话,两眼失神,四肢瘫痪,只是昏昏沉沉地躺着。皇上狼狈之 极,束手无策, 只得匆匆出室,命左右准备辇车,但终觉舍不得她,再走进更衣室中来, 又不准许她出宫 了。他对更衣说:“我和你立下盟誓:大限到时,也得双双同行。想来你 不会舍我而去 吧!”那女的也深感隆情,断断续续地吟道:“面临大限悲长别,留恋残 生叹命穷。早知 今日……”说到这里已经气息奄奄,想继续说下去,只觉困疲不堪,痛苦 难当了。皇上 意欲将她留住在此,守视病状。可是左右奏道:“那边祈祷今日开始,高 僧都已请到,定 于今晚启忏……”他们催促皇上动身。皇上无可奈何,只得准许更衣出宫 回娘家去。 桐壶更衣出宫之后,皇上满怀悲恸,不能就睡,但觉长夜如年,忧心 如捣。派往问 病的使者迟迟不返,皇上不断地唉声叹气。使者到达外家,只听见里面号 啕大哭,家人 哭诉道:“夜半过后就去世了!”使者垂头丧气而归,据实奏闻。皇上一 闻此言,心如刀 割,神智恍惚,只是笼闭一室,枯坐凝思。 小皇子已遭母丧,皇上颇思留他在身边。可是丧服中的皇子留侍御前 ,古无前例, 只得准许他出居外家。小皇子年幼无知,看见众宫女啼啼哭哭、父皇流泪 不绝,童心中 只觉得奇怪。寻常父母子女别离,已是悲哀之事,何况死别又加生离呢! 悲伤也要有个限度,终于只得按照丧礼,举行火葬。太君恋恋不舍, 哭泣哀号:“让 我跟女儿一同化作灰尘吧!”她挤上前去,乘了送葬的众侍女的车子,一 同来到爱宕的 火葬场,那里正在举行庄严的仪式呢。太君到达其地,心情何等悲伤!她 说得还算通情 达理:“眼看着遗骸,总当她还是活着的,不肯相信她死了;直到看见她 变成了灰烬,方 才确信她不是这世间的人了。”然而哭得几乎从车子上掉下来。众侍女忙 来扶持,百般 劝解,她们说:“早就担心会弄到这地步的。” 宫中派钦差来了。宣读圣旨:追赠三位。这宣读又引起了新的悲哀。 皇上回想 这更衣在世时终于不曾升为女御,觉得异常抱歉。他现在要让她晋升一级 ,所以追封。 这追封又引起许多人的怨恨与妒忌。然而知情达理的人,都认为这桐壶更 衣容貌风采, 优雅可爱,态度性情,和蔼可亲,的确无可指责。只因过去皇上对她宠爱 太甚,以致受人 妒恨。如今她已不幸身死,皇上身边的女官们回想她人品之优越、心地之 慈祥,大家不 胜悼惜。“生前诚可恨,死后皆可爱。”此古歌想必是为此种情境而发的 了。 光阴荏苒,桐壶更衣死后,每次举行法事,皇上必派人吊唁,抚慰优 厚。虽然事过 境迁,但皇上悲情不减,无法排遣。他绝不宣召别的妃子侍寝,只是朝朝 暮暮以泪洗面。 皇上身边的人见此情景,也都忧愁叹息,泣对秋光。只有弘徽殿女御等人 ,至今还不肯 容赦桐壶更衣,说道:“做了鬼还教人不得安宁,这等宠爱真不得了啊! ”皇上虽然有大 皇子侍侧,可是心中老是记惦着小皇子,不时派遣亲信的女官及乳母等到 外家探问小皇 子情况。 深秋有一天黄昏,朔风乍起,顿感寒气侵肤。皇上追思往事,备觉伤 心,便派韧负 命妇赴外家存问。命妇于月色当空之夜登车前往。皇上则徘徊望月,缅怀 前尘:往日 每逢花晨月夕,必有丝竹管弦之兴。那时这更衣有时弹琴,清脆之音,沁 人肺腑;有时 吟诗,婉转悠扬,迥非凡响。她的声音笑貌,现在成了幻影,时时依稀仿 佛地出现在眼前。 然而幻影即使浓重,也抵不过一瞬间的现实呀! P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