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故乡事(返乡者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景)/新青年非虚构写作

应知故乡事(返乡者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景)/新青年非虚构写作
作者: 编者:黄灯//张慧瑜//黄志友|责编:陈强
出版社: 上海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应知故乡事(返乡者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景)/新青年非虚构写作
ISBN: 9787567139749

作者简介

张慧瑜.男,1980年生,山东郓城人。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出版专著《视觉现代性,20世纪的中国呈现》,电影评论集《感官世界的灵魂》.发表《看不见的中国电影》、《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试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动力和话语结构》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村居现状忧思录 陈年喜 我老家所在的峡河村是 一个不足两千人的村子,但 面积却不容小看,从峡河最 顶头陕豫分界的西界岭头沿 溪往下走,到最末尾的汪坪 河口组,如果选择步行,需 要差不多一天时间,它曲曲 折折坑坑洼洼的长度有三十 五公里,而宽度,处处不等 ,窄的地方,南山到北山, 随便喊一嗓子,对方能听出 你是谁。如果用一只百足虫 来形容峡河村的形貌格局, 那就最直观恰当不过了,那 腿足的部分是沟沟壑壑的岔 子,深浅宽窄不同,都一律 归附主脊部分的峡河统领。 峡河虽然越来越干涸了,冬 季时,有时仅仅只剩遍地乱 石芦苇的河床,成为一个让 人联想的名词,但到了雨季 ,还有着不小的气派,浑苍 的洪水浩浩汤汤,人武关, 归丹江,最后泯然于长江的 千里沉沙与波涛。 火柴盒子似的村居就散 散落落分布在岔子口,有十 户一片的,有三五户的,更 多的是独户而居,不是他们 嫌吵,图清静,或都私狭, 实在是可做宅基的地方有限 ,更因为可供方便耕种的土 地太少,总不能扛着家什跑 十里八里路去种庄稼吧。 现在的峡河村委会设在 不上不下的大坪组,这是一 片相对开阔些的河流冲击留 下的小三角洲,所谓的经济 文化和信息人口中心。如果 开个什么会,那些住在两头 尾的媳妇老人们要走小半天 ,虽然一条公跑贯始终,但 没有公交车,摩托车虽然普 及率很高,但他们多数不会 骑,只有到了每年的春节时 ,读书的孩子和打工的男人 回来才把车子发动一阵子。 好在现在会也少了,有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