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电影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往事知多少/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艺术家系列丛书
ISBN: 9787106050337
他引导我走上电影之路 ——忆吴印成院长 1938年,一个年轻人,用毛驴驮着埃德加·斯诺赠送 给红色中国的电影摄影机,秘密地进入延安。从此,中国 革命有了自己的电影摄影机和自己的电影队伍。这个年轻 人就是著名摄影艺术家吴印成,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 影队的队长。在延安的日日夜夜,他克服种种困难,开始 了红色摄影生涯,拍摄了许多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产阶级 革命领袖在延安时期的肖像,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工作照、 生活照和大量记载着革命历史的电影镜头。他是名副其实 的人民电影的创始人。 1958年,我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上的第一节专 业课——摄影构图,就是由吴院长亲自授课。我感到幸 福,刚刚跨进电影门槛的初生儿吃的第一口奶,就充满了 红色基因,也具有丰富的艺术营养。 吴院长胖胖的、戴着眼镜,说话声音很轻、很慢。作 为一个中国红色的摄影大师,他显然不善言辞,每节课说 话不多,更谈不上铿锵有力的煽动性。然而,他的课有内 涵,有说服力。摄影本来就是行动艺术,是通过脑和手拍 出来的,不是用无数玄妙的绕脖子话吹出来的。吴院长用 他一生的行动,用他的作品,用他给学生讲的每一节课, 说明了这个道理。 摄影构图课,课时不少。但每节课他都事必躬亲,从 不缺课或找人代课,还要带着大量的图片,有他自己的作 品,也有别的大师,甚至摄影系学生的佳作。每次他都认 真地把照片在黑板上摆成一排。他话很少,他的课是用来 看的,不是用来听的。每逢讲到一张好照片,他都笑容可 掬,流露出从内到外的开心。他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使我 们能够用更大的注意力去观察和比较这幅作品的深厚内 涵。 听课时,有些同学不满足,觉得笔记没什么好记的, 嫌他讲的总结不出几条规律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 西。他们特别喜欢那些从社会上来的或系里少数没怎么拍 过电影的老师,口若悬河,“绕脖子”的翻译语言,觉得 听起来理论性强,新知识点多。能让他们可以模仿几句, 显得自己理论水平高,跟得上形势。 实际上,吴院长才真正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创作实 践经验的电影专家。他192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32年在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任布景师,1935年加入上海电 通影片公司任电影摄影师。先后拍过左翼进步电影《风云 儿女》《生死同心》《马路天使》《城市风光》在延安电 影团拍过《延安与八路军》《南泥湾》《中共第七次代表 大会》……他通晓电影造型的重要门类:电影美术、电影 摄影。在图片摄影上更是深入钻研,有过大量在国内外享 有盛誉的精彩作品,真正知道电影是怎么回事。他朴素的 表达有着深厚的内涵,远非那些飞扬浮躁之辈所能企及。 直到工作很久后,自己拍过一些成功之作和一些不怎 么样的电影之后,吴院长讲的东西不时浮上心头,在拍镜 头时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什么是丑的,逐渐成为 自己在摆画面、取景时的本能,才慢慢体会到吴院长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