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亭贵族之家(精)/文汇名译名著

罗亭贵族之家(精)/文汇名译名著
作者: (俄)屠格涅夫|总主编:桂国强|译者:戴骢
出版社: 文汇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罗亭贵族之家(精)/文汇名译名著
ISBN: 978754961395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每年夏天都要携同她的子 女(她有一女二子,女儿叫娜塔莉娅,行年十七;两 个儿子,一个十岁,一个九岁)住到她乡间的庄园来 ,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也就是说,她家终日男客盈 门,尤其是单身男人;至于外省的太太们,她是讨厌 的,一概拒之门外。但是这些个太太议论起她来,也 够她受的!据她们说,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目空一 切,不守妇道,是个暴戾的泼妇;尤其可恨的是,她 口无遮拦,简直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达莉娅·米哈伊 洛夫娜乡居期间,对自己的确有所放任,出言吐语、 待人接物都不够检点,隐隐约约可以觉察出这位京都 社交界的名媛,对簇拥在她周围的这群闭塞、渺小的 土包子是颇有几分蔑视的……她对待京都的熟人也十 分放肆,甚至还讥嘲他们,但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蔑视 。 一 说句题外话。读者,你们有未发现,凡对下属漫 不经心的人,对其上峰却从来不会漫不经心。这是什 么缘故?不过,这类问题问了也是枉费口舌。 当康斯坦丁·季奥米德奇终于背熟塔尔堡的练习 曲,离开他那间窗明几净的舒适的卧室,走到楼下客 厅的时候,看到一家子人和这家的常客都已到齐。沙 龙已经开始。女主人蜷腿坐在一张宽大的沙发床上, 正在翻阅一本新出版的法文小册子;靠窗的绣架两旁 ,一边坐的是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的女儿,另一边 坐的是家庭女教师m—lleBoncourt,她是个老处女, 六十来岁,又瘦又干瘪,头上戴着黑色的假发,假发 上套着花里胡哨的包发帽,耳朵里塞着棉花;巴西斯 托夫坐在门边的角落里看报,彼佳和万尼亚在他旁边 下跳棋。靠壁炉背手站着一个中等身材的先生,头发 蓬乱、花白,面色黝黑,一对乌黑的小眼睛十分灵活 ,此人就是阿夫里坎·谢苗内奇·皮加索夫。 这位皮加索夫先生是个怪人。他痛恨世上的一切 事和一切人,尤其是女人。他从早到晚骂声不绝,有 时骂对了,有时骂错了,但是不管对也罢,错也罢, 只要是骂,在他来说就是莫大的享受。他动不动就要 发怒,简直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他的笑声,他的嗓 音,以及他整个人仿佛都是由怒火锤炼出来的。达莉 娅·米哈伊洛夫娜乐意接待他,因为他乖戾的言行举 止可以供她解闷。他的谈吐的确相当可笑。夸大其词 已成为他的嗜癖。比方说吧,只要有他在场,无论谈 起什么不幸的事,譬如有个村子遭了雷击,或者洪水 冲毁了磨坊,或者有个庄稼汉不慎用斧头砍断了自己 的手,他没有一回不满腔愤恨地问:“她叫什么名字 ?”——就是说,那个挑起这场灾祸的女人叫什么名 字,因为根据他的信念,女人是祸水,凡有什么灾祸 ,只要刨根究底,没有不是女人引起的。有一回,一 个跟他只有数面之交的太太要留他吃饭,他竟给她下 跪,涕泗俱下而又怒容满面地求她饶他一命,说他从 未开罪过她,而且今后再也不会到她府上来惊扰她了 。有一回,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家的一个洗衣妇骑 的马,冲下山去,将她摔进沟里,险些送掉她的命。 从此,皮加索夫一提到这匹马,便一叠声称它好马, 好马,而那座山和那条山沟在他眼里也成了风景胜地 。皮加索夫一生坎坷,养成了他这种乖戾的习性。他 生于清贫之家。他父亲是给官府当差的,胸无点墨, 所以对儿子的教育漠不关心,认为只要供儿子衣食就 已尽到人父之责。她母亲疼爱他,可是很早就弃世了 。皮加索夫靠自学成才,他自己拿主意进了县立学校 ,然后进文科中学攻读外语,学会了法语、德语、英 语,乃至拉丁语,以优异成绩从文科中学毕业,考入 杰尔普特大学。在大学里他穷得不得不为吃饱肚子而 奋斗,纵然如此,还是修完了三年的大学课程。皮加 索夫资质平平,他的出众之处是坚韧和顽强,然而他 身上最强烈的则是虚荣心,他一心想出人头地,跻身 上流社会,不愿听凭命运播弄。他之发奋学习,他之 进入杰尔普特大学,都是受虚荣心的驱使。贫穷使他 愤世嫉俗,养成了他善于察言观色和玩弄手腕的习惯 。他的言谈自有一功,他从青年时代起便练就了一种 字字毒辣、句句愤慨的独特口才。他的才思并不高于 一般水平,可他的谈吐却显得他是个聪明人,甚至非 常聪明。在取得学士学位后,皮加索夫决心竭尽全力 去获取更高学位,做名学者,因为他深知在其他任何 竞技场上,他是怎么也竞争不过他的同窗的(他千方 百计结交出身上层的同学,懂得怎样讨好他们,甚至 不惜对他们阿谀奉承,尽管骂不绝口)。然而在做学 问上,说白了,他可不是这块料。他发奋自学并不是 出于对学术的热爱。实际上,皮加索夫知识十分有限 。在论文答辩会上,他惨遭败北,而和他同寝室的那 个大学生,虽然资质极为一般,平时一直被他冷嘲热 讽,却因受过扎实的正规教育而大获全胜。这次失败 把皮加索夫气疯了;他把自己的书籍和笔记本统统付 之一炬,弃学求官去了。起初他倒官运亨通,虽说他 并不十分精明干练,然而却极富自信心和魄力;可惜 他想升官的心情过于迫切,操之过急,栽了大跟头, 只得退出官场。有三年工夫,皮加索夫在他买下的一 个小村子里闲居,突然间,他结婚了,娶的是一个略 略读过几年书的富有的女地主,他就是凭着他那种放 荡不羁、讥嘲挖苦的举止使她上钩的。但是皮加索夫 的脾气过于暴戾,且懒散成习,把家庭生活视为累赘 ……他的妻子跟他生活了几年,便偷偷跑到莫斯科, 把她的领地卖给了一个狡猾的骗子,而皮加索夫却刚 刚在那片领地上修建了一个庄园。这最后一次打击彻 底摧垮了皮加索夫,他同他妻子打起了官司,结果没 有胜诉……从此他就过着独身生活,经常去四邻串门 ,他在背后甚至当面都要骂他们,可他们仍强装笑脸 接待他,他们并不觉得他真那么可怕,——从此他也 没有再拿起过书本;他的农奴们境况倒还过得去。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