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00
折扣购买: 有女如彼(谈谈女作家聊聊文学中那些佳人)
ISBN: 9787536087156
郭娟,文学硕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新文学史料》杂志主编,专栏作家。已出版文化随笔集《花非花》(合著)、《写在水上》。
女人与群鸟 在文学作品中,女人常常与群鸟相伴。这个现象很值 得玩味。女人与花相伴是很自然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花儿与女人可说是互文见义,彼此不分的。那么鸟儿呢 ?因为鸟儿小巧轻灵,就有“小鸟依人”这样的话形容女 人,又用“燕语莺声”比喻女人婉转动听的嗓音和歌喉, 也还恰切。但女人与鸟有更深的渊源,探寻此事,会很有 趣。 翻开典籍,一群鸟从中扑棱棱飞出来……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从李益《山鹧鸪词》中飞来的锦翅鹧鸪,据《本草纲 目》载,“性畏霜露,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谓 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双栖,啼叫的又是“行不得 也哥哥”,怎不激起闺中少妇对外出郎君的思念而泪洒湘 妃竹?——鹧鸪在此是劝喻远行人的。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外望,不忿朝来喜鹊声。 这首《闺情》写思妇彻夜难眠,早上忽听得喜鹊叫, 披衣向外望,却不见夫君归来,不由得恼恨喜鹊叫她空欢 喜。“不忿”是唐人口语,恼恨、厌恶之意。——喜鹊本 是喜幸物,此处反衬出思妇的悲苦。 子规,又叫杜鹃、杜宇,其鸣声近于“不如归”,被 人视为思归鸟而频繁进入思妇离人的歌吟: 无情杜宇闲淘气,头直上耳根底,声声聒得人心碎。 你怎知,我就里,愁无际。 帘幕低垂,重门深闭。曲阑边,雕檐外,画楼西,把 春酲唤起,将晓梦惊回。无明夜,闲聒噪,厮禁持。 我几曾离这绣罗帏?没来由劝我道“不如归”!征客 江南正着迷,这声儿好去对俺那人啼! 在曾瑞这支“带过曲”中,淘气的杜鹃不分白天黑夜 不管人家心情的啼叫使思妇焦躁烦恼;而在另一首诗中: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子规鸟因燕山大雪阻隔而不能飞到北方为江南的 思妇唤回丈夫。 还有鸿雁和黄莺: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声惊妾梦,不得过辽西。 莺儿在春天鸣叫,歌唱青春与爱情,令思妇备感惆怅 ;而鸿雁传书,更关乎别离,李清照前有“云中谁寄锦书 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后有“雁过也,正伤心,却 是旧时相识”,如果我们知道《一剪梅》作于赵明诚负笈 远游之时,《声声慢》写在他死后,就多少体味了这词的 沉痛,“怎一个愁字了得”。 除了思妇,寂寞宫女也常与群鸟相伴—— 白居易笔下“入时十六今六十”“一生遂向空房宿” 的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宫女在寂寞中老去,“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 影来”,却不敢吐露内心的悲苦,怕被能学人语的鹦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