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名师陪你读名作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名师陪你读名作
作者: 闻一多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19
折扣购买: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名师陪你读名作
ISBN: 97875594070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可怕的冷静 一个从灾荒里长成的民族,挨着一切的苦难, 总像挨着天灾一样,以麻木的坚忍承受打击,没有 招架,没有愤怒,甚至没有呻吟,像冬眠的蛰虫一 般,只在半死状态中静候着第二个春天的来临,—_ 塞样便是今天的中国,快挨过了第七个年头的国难 ,它会准备再挨下去,直到那一天,大概一觉醒来 ,自然会发现胜利就在眼前。客观上,战争与饥饿 本也久已打成一片了,因此,愈是实在的战斗员, 愈有挨饿的责任,不像人家最前线的人们吃得最好 最饱,我们这里真正的饿殍恰恰就是真正的兵士。 抗战与灾荒既已打成一片,抗战期中的现象,便更 酷肖荒年的现象了。照例是灾情愈重,发财的愈多 ,结果贫穷的更加贫穷,富贵的更加富贵。照例是 灾情严重了,呼吁的声音海外比国内更响,于是救 济的主要责任落在外人身上,而国内人士,相形之 下,便愈能显出他们那“不动心”的沉着而雍容的 风度了。现在一切荒年的社会现象在抗战中又重演 一次,不过规模更大,严重性更深刻些罢了。但是 说来奇怪,分明是痼疾愈深,危机愈大,社会表层 偏要装出一副太平景象的面孔。配合着冠冕堂皇的 要人谈话和报纸社评的,是一般社会情绪——今天 一个画展,明天一个堂会,“顾左右而言他”的副 刊和小报一天天充斥起来,内容一天比一天软性化 。从抗战开始以来,没有见过今天这样“众人熙熙 ,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景象,这不知道是肺结 核患者脸上的红晕呢,还是将死前的回光反照! 【抗战爆发后期,闻一多从远离政治,沉浸于 诗艺与学术探索,开始变得专心从事政治活动,其 间发表一系列的杂文与讲演作品,情感奔放、言辞 犀利、直抒胸臆,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一部分人为着旁人的剥削,在饥饿中畜生似的 沉默着,另一部分人却在舒适中兴高采烈的粉饰着 太平,这现象是叫人不能不寒心的,如果他还有一 点同情心与正义感的话。然而不知道是为了谁的体 面,你还不能声张。最可虑的是不通世故而血气方 刚的青年,面对这种事实,又将作何感想?对了, 怕动摇抗战,但饥饿能抗战吗?粉饰饥饿就是抗战 吗?如果抗战是天经地义,不要忘记当年的青年, 便是撑持这天经地义最有力的支柱,可见青年盲目 而又不盲目,在平时他不免盲目,但在非常时期他 永远是不盲目的。原来非常时期所需要的往往不是 审慎,而是勇气,而在这上面,青年是比任何人都 强的。正如当年激起抗战怒潮的是青年,今天将要 完成抗战大业的力量,也正是这蕴藏在青年心灵中 的烦躁。这不是浮动,而是活力的脉搏。民族必需 生存,抗战必需胜利,在这最高原则之下,任何平 时的轨范都是暂时可以搁置的枝节。火烧上了眉毛 ,就得抢救。这是一个非常时期! 【闻一多的后期政论性杂文就像一团烧毁旧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