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传(精)/图文版艺术家传记系列

唐云传(精)/图文版艺术家传记系列
作者: 郑重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00
折扣购买: 唐云传(精)/图文版艺术家传记系列
ISBN: 9787547312186

作者简介

郑重,1961年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文汇报》任记者,从事新闻及报告文学写作。已出版的有《时代风云录》、《飞向太空》、《寻找人类失落的文明》、《原子能在内耗》等报告文学集,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寻找中国金字塔》,反映近代收藏的《海上收藏世家》、《收藏大家》及画家传记数种。

内容简介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杭州是因西 湖而出名,还是因地处杭州才使西湖显耀,这里的是 非功过无法说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 杭州,还是西湖,它们之所以能使人回肠荡气,这和 名人的诗酒流连、文人的捧场分不开。白堤、苏堤、 孤山、苏小小墓……无一处不与名人有关。就连那一 坊、一弄、一巷,也多是与名人有着诸多的牵连。它 们的命名,各有所由来。 那条北出丰乐桥街、南出笕桥街的一条小巷,曲 曲弯弯,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却有着一个极为富贵 的名字:珠宝巷。这样一条小巷,自有它悠久的历史 ,宋代叫中沙前巷,因茅山河得名。茅山河在唐代称 中沙河。到了元代,这条巷子里住的多是西域的客商 ,这些巨商大贾,在巷中设珠宝金玉古玩铺子甚多, 由此而改为珠宝巷。 这条巷子是住过不少名人的。宋代就有司马渡、 萧家渡、盖王府,因历史湮没,无从查考。忠肃公于 谦曾经在这里住过,当时还有人写了诗:“贡玉论珠 席上珍,不贪夜气识金银。景行故里明忠肃,所宝唯 思社稷臣。”忠肃公曾在这里做了什么德政,我们是 无从知道的,这首诗带有点捧场的意味。这当然是明 代的事了。到明末的崇祯年间,这里是古董商人献珠 斗宝之所在。有一次,一位古董商人寓居在珠宝巷, 携带着一只锦盒,盒中藏有一珠碧草,上有生就的小 龙,像手指那样大,淡黄色,鳞角牙爪都齐全,循枝 盘绕,气色如新。当地博物竞无人能识透它。当时末 代潞王正在杭州监国,便把它买进府中。这位潞王利 用居住珠宝巷之便,家中收藏着许多奇异的古物,佛 水盆、竹节石、纯阳像、四面观音、夜里放光的舍利 ,在杭州是名噪一时的。到了清代,道光丙戌进士项 达居此。嘉庆丙子年,一位老先生考取国子监学正, 放任知县,他“舍花封之烂漫,甘槐市之萧条”,隐 居在于忠肃公故宅,主讲紫阳书院,当起教书匠来了 。 就是这么一条巷子,竟有如此显赫的历史,至于 整个杭州和西湖更可想而知了。杭州毕竟有着湖山之 盛美,所以苏东坡老先生的那首诗把西湖写成“淡妆 浓抹总相宜”的美人,使后人为之折服,都说他把西 湖写绝了,没有人敢提出异议来。正因为杭州有着那 么好的湖光山色,才使那些客居杭州的外乡人,唱着 “游人只合江南老”的调子,做着终老在杭州的梦。 在外地的杭州人,因为自己出生在西子湖畔,都是以 杭州人自居,那是带着几分乡情几分自豪的。 画家唐云也是这样,在他的画幅上,总是忘不了 题写“杭人唐云”的落款。这一方面是他要区别于姑 苏的唐寅,因为曾有人开玩笑说他是姑苏的唐寅,因 为追求秋香跑到杭州去了。更重要的是唐云在画上寄 托着他缕缕的乡思,他忘不了自己是杭州人。 当年,唐云带着父母的骨血降临到这个世界,就 是出生在杭州珠宝巷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