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7.62
折扣购买: 蔚为大观:“红楼梦赋”的文学图景
ISBN: 9787100241175
王思豪,安徽桐城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澳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赋学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理事。教育部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江苏省“社科优青”称号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是中国赋学、明清文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两项,出版《义尚光大:汉赋与诗经学互证研究》《江苏籍桐城派作家及其撰述丛考》等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王熙凤赋 【题解】此赋出自《红楼梦》第三回。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页39a第五行至“丹唇未启笑先闻”,有眉批云:“半篇《美人赋》,妙妙。”此段运用赋法,故定为赋篇。此回是“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初见王熙凤,从黛玉视角赋写王熙凤形象。 【正文】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袖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头上 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桂珠钗;顶上代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绿色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串花大红萍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湾柳叶掉稍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1] 。 【会评】 裙边系着绿色宫绦 列藏本侧批:“句法:一句长一句,兴尽 而字不续。”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串花大红萍缎窄褃袄 蒙府本侧批曰:“大 凡能事者,多是尚奇好异,不肯泛泛同流。” 一双丹凤三角眼 列藏本夹批云“艳丽之极。” 两湾柳叶掉稍眉 蒙府本侧批曰:“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 得为熙凤,作者读过麻衣相法。” 体格风骚 列藏本夹批曰:“精触流露于动止之中,性情隐显 于言语之外。以声写色,以色写神,无一不尽。” 粉面含春威不露 蒙府本夹批曰:“英豪本等。” 丹唇未啓笑先闻 甲戌本、蒙府本、戚序本、甲辰本夹批曰: “为阿凤写照。” 列藏本眉批云:“半篇《美人赋》,妙妙。” 贾宝玉赋 【题解】此赋出自《红楼梦》第三回。小说第二回“冷子兴演 说荣国府”时,称宝玉年“七八岁”,此回则又是青年公子模样,故疑此段赋体文出自《风月宝鉴》旧稿。张爱玲《红楼梦魇》谓: “早本白日梦的成份较多,所以能容许一二十岁的宝玉住在大观园里,万红丛中一点绿。越写下去越觉不妥,惟有将宝、黛的年龄一次次减低。中国人的伊甸园是儿童乐园。个人唯一抵制的方法是早 熟。因此宝、黛初见面的时候一个才六七岁,一个五六岁,而在赋 体描写中都是十几岁的人的状貌——早本遗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48页)此回“宝黛初见”时,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 “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由此引出此赋,从黛玉视角赋写宝玉形象。 【正文】 头上带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系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系绦, 系着一块美玉。 【会评】 面若中秋之月 甲戌本眉批曰:“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 而青白色者,则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 色如春晓之花 甲戌本眉批曰:“少年色嫩不坚劳,以及非夭 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 面如桃瓣 戚序本眉批曰:“脸如桃瓣,今本改为鼻如悬胆, 写别种美男子则可,写宝玉媚态袭目,似仍用脸如桃瓣为当。吾欲证之普天下读此书之女子,以为当否?” 即瞋视而有情 甲戌本有夹批:“真真写杀。” 列藏本眉批曰: “美中有一股痴藏。” 红楼梦赋,情事互文,造化经典;赋倡红楼,妙文奇趣,书写情痴。由是赋家之心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