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32
折扣购买: 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家国天下
ISBN: 9787516218754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文革”,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如果我们看一下历史,三万五千年以前,人类 还处在蒙昧时期,那时人类进化的成就无非就是认 识了火,发明了最简单的工具武器;但是到五千年 前的时候已经很不一样了,出现了城邦的雏形,农 业的雏形,有一般的交换贸易,而这时只能叫文明 史,不能叫文化史。 文化史,在西方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干五 百年,那时出现了楔形文字。有文字出现的时候才 有文化史,然后就有了早期的文化现象。从公元前 三干五百年再往前的一千年内,人类的文化都是神 文化,在祭祀活动中,表达对神的崇拜;到下个一 千年的时候,才有一点儿人文化的痕迹,也仅仅表 现在人类处于童年想象时期的神和人类相结合生下 的半人半神人物传说。那时的文化,整整用一千年 时间才能得到一点点进步。 到公元前五百年时,出现了伊索寓言。我们在 读《农夫和蛇》的时候,会感觉不就是这么一个寓 言吗?不就是说对蛇一样的恶人不要有恻隐吗?甚 至我们会觉得这个寓言的智慧性还不如我们的“杯 弓蛇影”,不如我们的“掩耳盗铃”和“此地无银 三百两”。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 不能把寓言放在公元前五百年的人类文化坐标上来 看待。公元前五百年出现了一个奴隶叫伊索,我个 人认为这是人类第一次人文主义的体现。想一想, 公元前五百年的时候,有一个奴隶通过自己的思想 力争取到了自己的自由,这是人类史上第一个通过 思想力争取到自由的记录。伊索的主人在世的时候 曾经问过他:“伊索,你需要什么?”伊索说:“ 主人,我需要自由。”他的主人那时不想给伊索自 由。伊索内心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获得,他经常扮 演的角色也只不过是主人有客人来时,给客人讲一 个故事。伊索通过自己的思想力来创造故事,他知 道若做不好这件事情,他决然没有自由;做好了, 可能有自由,也仅仅是可能。当伊索得到自由的时 候,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的主人也快死了,在临死 前给了伊索自由。 当我们这样来看伊索、伊索寓言的时候,我们 会对这件事,会对历史心生出一种温情和感动。这 就是后来为什么人文主义要把自由放在第一位的原 因。在伊索之后才出现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师生三位都强调过阅读伊索的重要性。我 个人把它确立为人类文明史中相当重要的人文主义 事件。还有耶稣出现之前,人类是受上帝控制的, 上帝主宰我们的灵魂,主宰我们死后到另一个世界 的生存。但是到耶稣时就不一样了,从前人类对神 文化的崇拜(这种崇拜最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中) ,到耶稣这里成为人文化,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即使耶稣这人是虚构出来的,也表明人类在思想中 有一种要摆脱上帝与自己关系的本能。耶稣是人之 子,是由人类母亲所生的,是宗教中的第一个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