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柔软的时光
ISBN: 9787540485801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台湾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童年时代,家里务农,种了许多作物,不管要种 什么,父亲带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松土地。 如果是种稻子或甘蔗,就用牛犁,一行一行地把 土地翻过来,再翻过去,最少要把两尺深的硬土整个 松过一遍。父亲的说法是:“土地是有地力的,种过 的土地表层已经耗去地力,所以要把有地力的沙土, 从深的地方翻出来。而且,僵硬的土地是什么作物也 不能种植的,柔软的土地才是有用的土地。” 如果是尚未种过的土地,就要用锄头松土,因为 怕把牛犁损坏了。先要把地上的杂草拔除,然后一锄 一锄地掘下去,掘起来的土中夹着石头,要把石头拾 到挑篮里。这些石头被挑到田畔去做水圳,以利灌溉 和排水,并保护土地。 第一次耕种的土地要掘到四尺深,工作是非常繁 巨的。 “为什么要掘这么深?”有一次我问父亲。 他说:“不管是种什么作物,根是最要紧的。根 长得深,长得牢固,作物的生长就没有问题。要根长 得深和牢固,就要把石头和野草的根彻底地除去,要 使土地松软。土地若是不松软,以后撒再多肥料也没 有用啊!” 童年松土的记忆深埋在我的心里,使我知道强根 固本的重要性,但若没有柔软的土地,强根固本也就 成为妄谈。人也和土地一样,要先把心地松软了,一 切菩提、智慧、慈悲,以及好的良善的品性,才有可 能长得好。即使是年年长好作物的农田,也要每年除 草、松土,才能种新的作物。 因此,一切正面的品德,最基础和根本的就是有 一颗柔软的心。 柔软心在佛教的经典里常被提到,例如把十地菩 萨的第五地称为“柔软地”。如来常教我们要有柔软 的心、柔软的行为、柔软的语言,要柔顺、柔法、柔 和忍辱、柔和质直。 例如在《法华经》里,佛就说柔和忍辱是如来的 心,如果一个人有柔和忍辱的心,就可以防止一切嗔 怒的毒害,如衣服可以抵挡寒热一样。佛说:“如来 衣者,柔和忍辱心是。”“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 ,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 例如在《大集经》里,佛说:“于众生中常柔软 语故,得梵音桐。”因而把如来温和柔软的声音,称 为清净殊妙之相。 什么是柔软心呢?就是不执着、不染杂、不僵化 、能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是指慧心柔软的人,能随顺 真理,既能随顺人的本性不相违逆,又能与实相之理 不相乖违。所以在《往生论注》里说:“柔软心者, 谓广略止观相顺修行,成不二心也。譬如以水取影, 清净相资而成就也。”那么,柔软心也可以说是不二 的心,不分别的心,清净的心。 有柔软心的人才能真正地生起道德,也才能以这 种柔软使别人生起道德。贤首菩萨曾说:“柔和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