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遗规(谦德国学文库,曾国藩、南怀瑾大力推荐的经典之作;修身、治家、为官、处世

五种遗规(谦德国学文库,曾国藩、南怀瑾大力推荐的经典之作;修身、治家、为官、处世
作者: (清)陈宏谋 编著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五种遗规(谦德国学文库,曾国藩、南怀瑾大力推荐的经典之作;修身、治家、为官、处世
ISBN: 9787512660373

作者简介

陈宏谋(1696-1771) ,字汝咨。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雍正进士,历官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 在外任职三十余年,任经十二行省,官历二十一职,所至颇有政绩,得乾隆帝信任。其治学尊崇薛瑄、高攀龙,为政计远大。乾隆三十六年卒。谥文恭。

内容简介

养正遗规序 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于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余每见当世所称材子弟,大者夸记诵,诩词章,而德行根本之地,鲜过而问焉。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繄岂泉之咎哉。汨泥扬波,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宏谋公余考昔贤养正遗规,择其简要可通行者,厘为二卷,篇帙无多,本末略备,用以流布乡塾。俾父兄师长,以是教其子弟,毋轻小节,毋骛速成,循循规矩。虽蒙养之事,而凡所以笃伦理砥躬行兴道艺者,悉已引其端,由是以之于大学之涂庶几源洁流清,于世教不无少助乎?钦惟圣天子昌明理学,文治*新,备员圻辅,分路扬镳,循行风俗,与有人材之责焉。故敢勉竭愚忱,具训蒙士,为郡邑先。其或以是为迂、为固、为琐屑而慭置焉,余心滋戚矣。 乾隆四年三月既望桂林陈宏谋题于津门官舍 ①闾巷:里巷;乡里。②圣功:谓至圣之功。《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③诩:夸耀,说大话。④繄(yī):惟;只。⑤汨(mì):汨罗江,屈原沉水之江。~泥扬波,随波逐流的意思。⑥厘(lí):整理的意思。⑦帙: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⑧俾(bǐ):使。⑨骛:本义指纵横奔驰。引为追求,强求。⑩循循:遵循规矩貌。涂:通途。庶几:希望,但愿。圻辅(qí fǔ):又作“畿(jī)辅”。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镳(biāo):马嚼子。扬镳,驱马前进。慭置:闲置,搁置。 天下有好的教育方法,才会有真正的人才。教法的起点要从乡里街巷开始,人才的培养,则要从儿童时期开始。《易经》蒙卦的卦象为山下流出泉水(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坎,坎为水),君子效法蒙卦的精神,要在*常生活中以切切实实的行动来养育其德,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在童蒙的时候就培养孩子的正知正见,这是圣人的功业,意义是极其深远的!我常见到现在那些所谓才子的孩子,不过是以会背诵一些经史典章、做些诗词文章自诩,却在道德品行这些根本的方面,很少过问。山泉原本是清澈的,流出山以后就污浊了,难道只是山泉的过错吗?一个人随波逐流,染上世俗的习气,首先是父亲和兄长教育的失职,再就是孩子*率不恭谨造成的。于是我在公务之余,推究古圣先贤给孩子启蒙养正的规范和方法,并从中选出了简明扼要、便于普遍施行的内容,整理成两卷,篇幅虽然不算多,但也大致上本末完备。目的是想要流通到各地的乡校,使家长和老师们可以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不要轻视细枝末节,也不要急于求成,应该严格遵循古人总结出来的教育方法。这本书虽然讲的是孩童蒙以养正的事情,但是一个人应该如何落实道德伦理,躬行圣贤教诲,增强道德学问,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如果像这样让一个人从小就能够把这些落实,将来等到读“大学”之时,自然因源洁而流清,对现在的教育难道不也是有所帮助的吗?当今的皇上亲自提倡要昌明理学,天下道德教化**增新,在京都培养的大批教师,让他们分别下到地方,用正确的教育去影响社会和百姓,负起为**培养人才的责任!我虽然愚钝,但愿也能够尽自己的一点微忱,准备培训启蒙老师,在这方面为各地方带个头。有的人认为这是迂*的、过时的、琐屑的,故而不屑一顾,我为此感到心痛啊! 乾隆四年三月既望桂林陈宏谋题于津门官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