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82.60
折扣购买: 车间逆调度理论及智能算法
ISBN: 9787121450112
牟健慧 副教授 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2015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0.10-2012.10曾在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任职,熟悉智能生产相关环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863重大专项等课题,作为第三参与单位负责人参与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专项1项。已经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其中本领域公认高质量论文:1区SCI 论文2篇,2区SCI论文4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等2项,其中,2016.7月发表的关于车间调度论文被评为"会议最佳论文”。作者长期从事车间逆调度、生产优化运行、智能算法等研究。高亮,男,1974年生,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教育部工业工程专业教指委委员、装备发展部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组成员、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兵装集团智能制造技术中心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专家、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和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智能制造系统、智能设计、智能优化方法等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863项目、装发部预研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及企业委托课题等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7部,其中英文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230余篇(Web of Science被引3800余次,谷歌学术被引6200余次),ESI热点论文1篇、高被引论文10余篇。2008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2013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2013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担任IET CIM主编,SEC、JIPE副主编等。李新宇,男,1985年1月生,湖北仙桃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9 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从事现代智能优化方法及其应用、工艺规划、车间调度以及两者集成、深度学习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发改委2012年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专项子课题1项、ZZ预研基金1项、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1项;参与973课题1项、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及企业委托课题等。担任《工业工程》编委。获得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入选华中学者"晨星岗”、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通信评议专家、中国运筹学会会员、中国仿真学会会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省运筹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仿真学会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学会生产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录用SCI 收录(源刊)98篇,IEEE Transactions论文8篇,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7篇,Web of Science引用1500余次。出版专著4部、撰写英文书籍1章,担任PDR2012会议论文集编委,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申请发明专利23项(授权13项,公开10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4)、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9)、中国运筹学会"青年科技奖”提名奖、中国仿真学会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委会"青年科学家奖”于 涛,男,1979.02生,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工程力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烟台大学)副主任。2007.9月获得东北大学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动力学、振动控制、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等,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中担任组委会、程序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防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装预研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基金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余项。获得10项国家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厅局级奖励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