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红尘三千丈

笑看红尘三千丈
作者: 李叔同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0.20
折扣购买: 笑看红尘三千丈
ISBN: 9787519481032

作者简介

李叔同(1880—1942),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法号弘一,世称弘一法师。 李叔同出身于清进士、盐商家庭。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1910 年间在日本东京学西洋绘画和音乐。归国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南京高等师范等校任绘画、音乐教员。1918 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 他一生在佛学、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等领域成就卓著,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戏剧家、文学家、书画家,同时也是享誉海内外的佛教高僧。

内容简介

西湖夜游记 壬子七月,予重来杭州,客师范学舍。残暑未歇,庭树肇秋,高楼当风,竟夕寂坐。越六日,偕姜、夏二先生游西湖。于时,晚晖落红,暮山披紫,游众星散,流萤出林。湖岸风来,轻裾致爽。乃入湖上某亭,命治茗具。又有菱芰,陈粲盈几。短童侍坐,狂客披襟,申眉高谈,乐说旧事。庄谐杂作,继以长啸,林鸟惊飞,残灯不华。起视明湖,莹然一碧,远峰苍苍,若隐若现。颇涉遐想,因忆旧游。曩岁来杭,故旧交集,文子耀斋,田子毅侯,时相过从,辄饮湖上。岁月如流,倏逾九稔。生者流离,逝者不作,坠欢莫拾,酒痕在衣。刘孝标云:“魂魄一去,将同秋草。”吾生渺茫,可喟然感矣!漏下三箭,秉烛言归。星辰在天,万籁俱寂。野火暗暗,疑似青磷;垂杨沉沉,有如酣睡。归来篝灯,斗室无寐,秋声如雨,我劳如何?目瞑意倦,濡笔记之。 乐石社记 粤若稽古先圣,继天有作。创造六书,以给世用。后贤踵事,附庸艺林。金石刻画,实祖缪篆。上起秦汉,下逮珠申。彬彬郁郁,垂二千年,可谓盛矣。世衰道微,士不悦学。一技之末,假手隅夷。兽蹄鸟迹,触目累累。破觚为圆,用夷变夏。典型沦丧,殆无讥焉。 不佞无似,少耽痂癣。结习所存,古欢未坠。曩以人事,羁迹武林,滥竽师校。同学邱子,年少英发。既耽染翰,尤嗜印文。校秦量汉,笃志爱古。遂约同人,集为兹社,树之风声,颜以乐石。切磋商兑,初限校友。继乃张皇,他山取益,志道既合,声气遂孚。自冬徂春,规模浸备。复假彼故宫为我社址。西泠印社诸子,觥觥先进,勿弃葑菲。左提右挈,乐观厥成,兹可感也。 不佞昧道懵学,文质靡底。前无老马,尸位经年。伏念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而雅废夷侵,贤者所耻。值猖狂颓靡之秋,结枯槁寂寞之侣。足音空谷,幽草寒蛩。纵未敢自附于国粹之林,倘亦贤乎博弈云尔。爰陈梗概,备观览焉。乙卯六月李息翁记。 辛丑北征泪墨 游子无家,朔南驰逐。值兹离乱,弥多感哀。城郭人民,慨怆今昔。耳目所接,辄志简篇。零句断章,积焉成帙。重加厘削,定为一卷。不书时日,酬应杂务。百无二三,颜曰:《北征泪墨》,以示不从日记例也。 辛丑初夏,惜霜识于海上李庐。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春正月,拟赴豫省仲兄。将启行矣,填《南浦月》一阕海上留别词云: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谁道销魂,尽是无凭据。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越数日启行,风平浪静,欣慰殊甚。落日照海,白浪翻银,精彩眩目。群鸟翻翼,回翔水面。附海诸岛,若隐若现。是夜梦至家,见老母室人作对泣状,似不胜离别之感者。余亦潸然涕下。比醒时,泪痕已湿枕矣。 途经大沽口,沿岸残垒败灶,不堪极目。《夜泊塘沽》诗云: 杜宇声声归去好,天涯何处无芳草。 春来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人老。 新鬼故鬼鸣喧哗,野火磷磷树影遮。 月似解人离别苦,清光减作一钩斜。 晨起登岸,行李冗赘。至则第一次火车已开往矣。欲寻客邸暂驻行踪,而兵燹之后,旧时旅馆率皆颓坏。有新筑草舍三间,无门窗床几,人皆席地坐,杯茶盂馔,都叹阙如。强忍饥渴,兀坐长喟。至日暮,始乘火车赴天津。路途所经,庐舍大半烧毁。抵津城,而城墙已拆去,十无二三矣。侨寄城东姚氏庐,逢旧日诸友人,晋接之余,忽忽然如隔世。唐句云:“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其此境乎!到津次夜,大风怒吼,金铁皆鸣,愁不成寐,诗云: 世界鱼龙混,天心何不平! 岂因时事感,偏作怒号声。 烛尽难寻梦,春寒况五更。 马嘶残月坠,笳鼓万军营。 居津数日,拟赴豫中。闻土寇蜂起,虎踞海隅,屡伤洋兵,行人惴惴。余自是无赴豫之志矣。小住二旬,仍归棹海上。 天津北城旧地,拆毁甫毕。尘积数寸,风沙漫天,而旷阔逾恒,行道者便之。 晤日本上冈君,名岩太,字白电,别号九十九洋生,赤十字社中人,今在病院。笔谈竟夕,极为契合,蒙勉以“尽忠报国”等语,感愧殊甚。因成七绝一章,以当诗云: 杜宇啼残故国愁,虚名遑敢望千秋。 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 越日,又偕赵幼梅师、大野舍吉君、王君耀忱及上冈君,合拍一照于育婴堂,盖赵师近日执事于其间也。 居津时,日过育婴堂,访赵幼梅师,谈日本人求赵师书者甚多。见予略解分布,亦争以缣素嘱写,颇有应接不暇之势。追忆其姓名,可记者,曰神鹤吉、曰大野舍吉、曰大桥富藏、曰井上信夫、曰上冈岩太、曰塚崎饭五郎、曰稻垣几松。就中大桥君有书名,予乞得数幅。又丐赵师转求千郁治书一联,以千叶君尤负盛名也。海外墨缘,于斯为盛。 北方当仲春天气,犹凝阴积寒。抚事感时,增人烦恼。旅馆无俚。读李后主《浪淘沙》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句,为之怅然久之。既而,风雪交加,严寒砭骨,身着重裘,犹起栗也。《津门清明》诗云: 一杯浊酒过清明,觞断樽前百感生。 辜负江南好风景,杏花时节在边城。 世人每好作感时诗文,余雅不喜此事。曾有诗以示津中同人。诗云: 千秋功罪公评在,我本红羊劫外身。 自分聪明原有限,羞从事后论旁人。 北地多狂风,今岁益甚。某日夕,有黄云自西北来,忽焉狂风怒号,飞沙迷目。彼苍苍者其亦有所感乎! 二月杪,整装南下,第一夜宿塘沽旅馆。长夜漫漫,孤灯如豆,填《西江月》一阕词云: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前尘渺渺几思量,只道人归是谎。 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 越日,日夕登轮。诗云: 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 晚帆轻似箭,落日大如箕。 风卷旌旗走,野平车马驰。 河山悲故国,不禁泪双垂。 开轮后,入夜管弦嘈杂,突惊幽梦。倚枕静听,音节斐靡,沨沨动人。昔人诗云: 我已三更鸳梦醒,犹闻帘外有笙歌。 不图于今日得之。 舟泊燕台,山势环拱,帆樯云集,海水莹然,作深碧色。往来渔舟,清可见底。登高眺远,幽怀顿开。诗云: 澄澄一水碧琉璃,长鸣海鸟如儿啼。 晨日掩山白无色,□□□□(四字不明,后文同)青天低。 午后,偕友登燕台岸小憩,归来已日暮。□□□开轮。午餐后,同人又各奏乐器,笙琴笛管,无美不□。迭奏未已,继以清歌。愁人当此,虽可差解寂寥,然河满一声,奈何空唤;适足增我回肠荡气耳。枕上口占一绝,云: 子夜新声碧玉环,可怜肠断念家山。 劝君莫把愁颜破,西望长安人未还。 ☆走近弘一法师的传奇一生 古人讲文以载道,本书收录弘一法师的经典文章,带读者走近这位民国传奇高僧。 ☆一堂生动的心理课,教人坦然面对生活 弘一法师彻悟一生的人生真谛,让读者学会把世事看淡,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装帧升级,精美设计 雅致装帧+舒适开本+环保印刷,附弘一法师书法、丰子恺绘画真迹,全面提升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