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8.37
折扣购买: 亚洲与一战:一部共有的历史
ISBN: 9787220118074
徐国琦,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大学嘉里集团基金全球化历史讲席教授。近年来致力于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史和共有历史研究,目前已经出版多部专著,代表著作有:《中国与大战》《一战中的华工》《中国人与美国人》《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等。目前正为哈佛大学出版社撰写《何为中国》(Idea of China)一书。
序 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考验,既考验发动这场战争的国家,也考验它们在全世界的附属国和殖民地内的控制权的合法性。战败意味着在本国失去政权,在海外失去殖民地。无论结果如何,1914年爆发的这场大战象征着帝国世界的重构。如果加上1917年前后一系列俄国革命运动的影响—其中第二次俄国革命(十月革命)使俄国退出了一战—以及美国加入一战的影响,我们就会明显地看到,全球力量熔于一炉的汇合重整贯穿于整个大战冲突之中。 在1919年的战后和平会议上,旧帝国企图稳定或巩固他们的强国地位,但所有人都能看出,一战使美国和俄国崛起,释放出可能代替欧洲人统治帝国世界的另一股力量。俄国甚至都没有在和会上出现。由于威尔逊无法使参议院批准通过《凡尔赛和约》,美国的领导地位也一落千丈。列强在凡尔赛拼命谋划世界的持久和平,但事与愿违,他们所启动的力量有一天将毁灭整个旧秩序。为《凡尔赛和约》辩护的人认为它是没办法的办法,但我并不认同这个看法。 1919年在巴黎产生的是哪种“和平”呢?全球性的武装冲突仍在继续,在某些国家,如土耳其和俄国,残酷的内战一直持续到1920年代初。就殖民地世界而言,埃及、巴勒斯坦、伊拉克、印度及朝鲜都发生暴力骚乱。凯末尔废除了哈里发制度,从而放弃了部分伊斯兰地区,伊斯兰教权力失去了重心。很多穆斯林对英法在其殖民地选出的地方统治者的软弱表示不满。1920 年末,穆斯林兄弟会在这种伊斯兰危机中出现,并且存续到了今天。 与此同时,国际上出现了将殖民地转化为新成立的国际联盟托管地的潮流。这种体制最终导致许多殖民地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国家。在欧洲以外,第一个加入主权国家行列的是1922 年独立的伊拉克, 但仍有人怀疑这些帝国强权(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的真意是建立一些改头换面的附庸国—你也可以称之为俄式波将金村,空有其表, 实际上并非真正独立。 ★ 一战并不遥远,它是亚洲五国共有的近代化起点: 中国 精英抛弃旧有文化和传统,尝试重新界定一个新的国家认同。 日本 战争使其成为世界强国,却加深了其受虐感和对自卑的恐惧。作为胜利者,日本得到的是在另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覆灭的隐患。 印度 1914年以前,印度国民大会是大英帝国的支柱,战争结束时却成为其最坚定的敌人。 越南 当胡志明成为共产主义者,尝试通过国际力量实现越南独立时,战场归来的大批越南士兵和劳工开始领导1920 年代的越南劳工运动。 朝鲜 一战为朝鲜带来了威尔逊理想以及新世界秩序的承诺,金奎植只身一人在巴黎和会上寻求发言的机会。 ★ 一战并非只是欧战,亚洲的参与也不可忽视——中国派出十几万劳工远赴欧洲;日本对德宣战,并随即占领中国山东;越南和印度不仅派出军队,还分别为法国、英国提供了巨大物资援助。即便是朝鲜,也在全世界奔走,并在巴黎和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事实上,亚洲的参与才使“大战”变成了“世界大战”。 ★ “共有的历史”三部曲之二,著名国际史、跨国史学者徐国琦力作——亚洲五国都对一战前景有至高期望,对战后结果、和平会议则倍感羞辱且十分失望。他们经历了惊人的共有集体经验,迈上了共有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