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汉史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汉史
作者: 张晓珉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84
折扣购买: 一口气就能读完的大汉史
ISBN: 9787516821039

作者简介

张晓珉,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多年来在《古今传奇》《看历史》等刊物发表文章几十篇。作品有《宋朝果然很有料》《曾国藩成功的秘密》《胡雪岩经商的智慧》《大明神算师:刘伯温》《圣人的哲学:王阳明》等。

内容简介

楚汉争霸 作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大戏,两千多年来,《鸿门宴》 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反复研读。古往今来,也诞生了不少深谙此戏的学 者、学究。 但是,您可能还不知道,这场鸿门宴的精彩程度,要比您想象中的还 要精彩得多。 有人说: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实际上就是五个 “明白人”,陪一个 “糊涂蛋”吃的一顿饭。 事实,正是如此! 这部大戏的起因,我就不再阐述了,无非是一个人 “脑子短路”的结果。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军攻入咸阳,因为贪恋阿房宫的金银财宝、性感美人,他命人把守函谷关,不让其他诸侯入关。他准备当一个名正言顺的 “关中王”,从此逍遥快活一生。 当然,刘邦这样做的结果,大家都知道。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更是不费笔墨,用简练精辟的话语写道:“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 可见,项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刘邦也彻底悬了! 殊不知,在这段家喻户晓的历史中,有两个很小的问题,两个经常被人 “忽视”的问题: 第一,项羽为什么 “大怒”? 第二,项羽为什么 “要大怒”?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根据 《史记》的记载,项羽大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汉军内奸曹无伤的密报,说刘邦要自立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第二,项羽 “亚父”范增的 “恶意中伤”: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意思是说,以前刘邦居住山东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地痞、流氓、无赖。 如今进了咸阳,他却什么都不要,财宝也不取,女人也不幸,这是要收买 人心,自立称王呀!而且,我看这小子浑身冒青烟,有左青龙、右白虎的 劲头,还是一个五彩颜色的,这是天子才拥有的气呀! 范增的这段话,看似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细细品味后,这里就一个中 心思想———栽赃陷害! 要知道,刘邦不取财宝、不幸女人,怎么就成收买人心,自立称王了? 也许,人家改邪归正了,或者当天身体不好呢?至于王者之气,那就更不靠谱了,谁见过呀?王者之气又不是PM2.5,你说有就有?给个数据、指标、浓度。 再重复一遍,这就是在有意 “栽赃陷害”。 话虽如此,但是范增的这番话,还是收到了奇效,至此,项羽 “大怒”。 作为项羽最信任的谋士,“亚父”范增的这番话,确实能够勾起项羽无限的怒火。但是,范增到死也没有明白,项羽真正愤怒的原因,不是因为刘邦的所作所为,或者是准备跟他争夺天下。 项羽真正愤怒的原因,是因为一样东西,一样能够满足他虚荣心和自尊心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子。 想想项羽当时的心态吧,巨鹿一战,项羽击败了四十万秦军,他已经成为了 “上将军”,俨然就是所有诸侯的总指挥,天下第一盟主。 如今,带着这个光辉而灿烂的头衔,项羽趾高气扬、志比天高,他也习惯了诸侯对他的尊重与服从。可是现在呢,刘邦居然不尊重自己,还敢关门轰自己,这太不给面子了,项羽焉能不愤怒呢? 可见,在项羽这种 “头脑简单,逞匹夫之勇”的男人眼中,天大,地大,但都不大,唯有自己的面子,才最大! 丢了面子,才是项羽愤怒的原因!否则的话,你没法解释,当听说刘邦占据关中后,项羽却在 “大怒”。因为根据范增的言论,项羽应该 “大笑”,何来 “大怒”之情? 第二个问题:项羽为什么 “要大怒”? 因为,他是一个糊涂蛋。 要知道,如果项羽能够理智地、冷静地、缜密地分析一下,他就会清楚地知道,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里,项羽跟刘邦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只是一群为了争夺地盘、暂时携手合作、互相利用的 “军阀”,仅此而已。 当秦王朝还存在的时候,刘邦跟项羽可以在一个公司共事,为了打败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而努力。但是现在呢?秦王朝已经宣布投降了,它已 经彻底退出这个市场了。那么,继续在这个市场上博弈的人,将不再是并 肩作战的友军了,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抢占地盘的直接对手了! 因此,当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拐点后,如果项羽能够冷静地分析一下, 好好地回味一下范增的话,他又何必 “大怒”呢?因为要攻击对手,一定 要名正言顺、抓住对方的口实,而刘邦阻挡项羽入关的事情,正是项羽集 团攻打刘邦集团的最好借口,没有之一。 后来,从楚汉争霸开始,一直到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项羽都没8 有找到一个这么好的 “借口”,一个千载难逢的 “口实”。 可见,派兵把守函谷关这件事情,对于刘邦来说,这就叫利欲熏心、没事找死;而对于项羽来说,这就叫机不可失,天赐良机! 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如果把项羽换成别人,比如三国里的曹操,他在自己的睡梦里,也会咧着嘴开怀大笑吧。 假设,如果项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他一定会率军攻击刘邦。到时候,项羽麾下四十万精锐之师,会把刘邦的十万大军碾成肉泥!中国的历史就将被彻底改写,项羽会最终获得这个天下,那个全中国人引以为豪的 “大汉王朝”,也肯定不复存在,不会登上历史的舞台。 可惜的是,就在这个历史的拐点上,历史这个导演,他就是这样的出其不意,或者是 “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 为了让刘邦存活下去,继续活跃在这个舞台上,这个导演决定———在刘邦集团那里,将出现一个汉奸,让刘邦集团差点毁于一旦;而项羽集团这里,也要出一个内奸,将力挽狂澜,拯救刘邦的性命,好让这部大戏继续地演下去。 这个项羽集团的内奸,就是项羽的堂叔———项伯。 项伯,名缠,字伯,项羽的堂叔。早年,项伯跟随项梁南征北战,项梁战死后,他就投靠了侄子项羽,帮他统一天下。 说实话,项羽对这个堂叔,确实不错,不仅赐他金银财宝、良田美眷,还任命他为自己的左尹,就是左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副总理。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位极人臣,掌握项羽集团机密的人,却当了一回政治糊涂虫,成为了一名内奸。 书接上文,项羽 “大怒”后,虽然目标还是糊里糊涂,但是项羽依旧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对自己和集体最正确的决定:明天一早,让士兵好好吃一顿,然后去把刘邦集团灭掉 (旦日飨士 卒,为击破沛公军)! 至此,对于刘邦集体来说,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祸,已经临头,而直到 项伯 “跳出来”,刘邦这些人才如梦方醒,惊恐不已。 那么,项伯为什么要泄露军事机密,救刘邦一命呢? 说实话,项伯最初的考量,并非解救刘邦。他真正相救的人,就是那个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即张子房。 1.语言风趣幽默,情节跌宕起伏。有《明朝那些事儿》风格。 2.作者有多部畅销书,《宋朝果然很有料》雄踞宋朝类历史书前列。 3.别具一格的叙述视角,揭示寻常人不曾了解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