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7.60
折扣购买: 智慧医疗集成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
ISBN: 9787504774385
\"李建强,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特聘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 部副主任、软件学院院长,IEEE SMC 人因群集计算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优 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管理决策 与信息系统分会副理事长,先后在爱尔 兰国立大学、NEC 中国研究院和斯坦福 大学计算机系工作,2014 年加入北京 工业大学,主要从事医疗数据分析和专 科疾病预测模型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 发计划课题“健康医疗资源聚合与服务 集成技术”和“宜居城市全域联动认知 计算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研发”,发表 相关论文200 多篇,57 项专利申请获 得中国、日本或美国授权,多项专利通 过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形式进行产业化 应用。 杨吉江,清华大学国家药品监督管 理局药物警戒信息技术与数据科学创新 中心主任。曾参加或主持863 计划项目、 973 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10 多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北 京市档案科技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发 表论文150 多篇,其中被SCI/EI 收录 40 多篇。 王青,清华大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局药物警戒信息技术与数据科学创新中 心副主任。长期从事数字医疗健康相关 领域的前沿研究,主持、参加多项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 奖、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智慧医疗的内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和重视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智慧医疗的概念由此而生。狭义上说,智慧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患者个人健康数据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如生物传感器、医疗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实现患者、医生、医院、医疗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广义上说,智慧医疗旨在实现现代医疗新技术、创新治疗手段,使医院基础设施领域资源之间相互融合、彼此协同,并能够实时进行智能化指挥决策与合理性评价,推动传统医疗服务转型,摆脱其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和新型技术的制约。通过推动中小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最终为大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系统化、精准化、科学化的医疗保障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也更加人性化、便捷化。 智慧医疗具有六大特性:互联性、协作性、预防性、普及性、可靠性以及创新性。互联性是指不管患者位于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在被授权之后都能够利用互联网浏览这个人的电子健康档案等信息,必要时还可以联合其他国家或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或在线健康咨询,将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提供给患者。协作性是指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对患者医疗健康信息和优质的医疗资源等进行记录、整合和共享,在不同类型医疗部门、机构之间实现健康信息实时交换和协同,将疾病预防、健康体检、智能诊疗、费用报销、康复保健等一体化卫生服务提供给大众。预防性主要指它能够实时精确地监测到重大疾病发病征兆,提前向人们发出警告,帮助人们在疾病暴发前进行快速、合理、科学反应。普及性是指利用信息化网络手段,打破城市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型综合医院之间的限制,为全体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帮助居民达成个体健康系统化管理的目标。可靠性主要指所有电子健康档案,在没有得到明确授权的前提下,无法被任何人获得,个人网络信息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创新性是指在大量医疗健康信息实时共享的情况下,相关研究人员以伦理和法律为界限,推动传统医学模式、医疗技术和医学观念变革,使医疗产业蓬勃发展。 由于智慧医疗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以及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大量的学者相继对智慧医疗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研讨。例如,有学者介绍了如何通过传感器、智能穿戴设备、家庭智能机器人、智能服务终端等新技术和设备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该平台具备融合、挖掘、分析、利用大量医疗数据的能力,以及完整、便利、快捷的健康管理能力。有学者认为智慧医疗是个体、服务、机构三方面结合的整体医疗模式。还有学者则介绍了智慧医疗环境中患者、医生、医疗保险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等如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业务协同,进而实现社会、机构和个人效益最大化。智慧医疗所研究的工作包括:采用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为每位患者提供移动端预约挂号、疾病在线咨询、网络快捷支付等医疗服务,有效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智慧医疗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建设一个医疗信息交互平台用于存储个体健康信息,进而真正实现患者与医生、各级医疗机构、不同医疗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将全方位实时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医疗服务推送到每位患者手中。智慧医疗产业可以被划分为上游、下游和第三方三部分。 智慧医疗产业的上游部分主要是医疗机构及相关医疗资源,涉及医疗器械设备、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三部分的内容。医疗器械设备是指一些智能化的医用电子仪器等;医疗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科学和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医院各职能部门之间提供必要的患者信息和获取、存储、加工、挖掘管理信息以及交换数据的过程;远程医疗是指利用先进通信技术对那些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偏远山区、海岛或舰船上的患者实施远距离诊断和医治。全世界远程医疗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医生仅仅可以对患者进行简单远程疾病咨询、诊断和治疗,这个阶段被称为远程医疗系统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此时远程医疗得到进一步发展,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卫星ATM网络、卫星无线通信等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人们研究;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网络环境迅速变化,在数字信息存储转发交换技术深远发展的基础上,远程医疗行业发生了更加可喜的变化。近些年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兴起并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智慧医疗产品也相继出现,目前已经发展出了第三代远程医疗系统。 智慧医疗产业的下游部分主要是患者,这就与各种智能穿戴设备和各类移动医疗App联系起来。智能穿戴设备是智慧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已经在帮助患者管理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不同的场景中被广泛使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住院率和疾病就诊率。移动医疗App作为医学类App,以移动终端为基础为各类患者提供多元服务,包括寻医问诊、远程预约挂号、购置医疗用品以及查询相关专业信息等。 智慧医疗产业的第三方,主要涉及医保控费等,它的目的是运用信息化的方法对医保费用支出实现智能管理和控制。 \" 本书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健康医疗资源聚合与服务集成技术”成果。讲述了智慧医疗集成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概述了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分析了智慧医疗集成服务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