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盐铁银与银盐显影工艺/古典影像技法丛书

铁盐铁银与银盐显影工艺/古典影像技法丛书
作者: (美)山姆·王//桑迪·肯//(澳)艾丽·杨//(美)J.杰克逊
出版社: 中国摄影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57.00
折扣购买: 铁盐铁银与银盐显影工艺/古典影像技法丛书
ISBN: 9787517909156

作者简介

钟建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摄影技术研究所所长 1976年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担任专业摄影师,1983年从事商业摄影,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曾经担任广告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2001年创建南京艺术学院摄影系,并担任系主任至2015年。 专业研究摄影教学与基础理论、商业摄影技法与运营、摄影艺术与技术 近期研究计划包括19世纪摄影技术史和摄影价值挖掘研究项目。其中古典手工影像技法研究计划为,指导由研究生团队组成的南艺古典影像翻译小组,已完成美国伊斯曼摄影博物馆《摄影的起源》12条短片翻译,二十余种古典影像工艺教案翻译与实践。 2004年获中国摄影教育优秀教学奖,2008年获江苏省高校摄影教育奖,2012年获中国摄影教育特别贡献奖。 2010年与人合著《数字图像处理艺术》2014年与国外同业者合著出版《经典手工影像》

内容简介

第五章 范. 戴克印相工艺 Vandyke Brown 作者:桑迪? 肯 翻译:杨心琪 范? 戴克印相工艺属于铁银类的印相工艺,与早期铁盐印相工艺及其他一些较冷门的印相工艺相类似。范? 戴克印相工艺的配方首先由1895 年阿恩特(Arndt)和特罗斯特(Troost)在德国申请专利,最早出现于1895 年10 月出版的《照片的灯塔》(ThePhoto-Beacon )一书中。我们现在所知的范? 戴克印相工艺在20 世纪的前几十年中有几种其他名字,如棕褐色铁银印相工艺、棕色铁银印相工艺或者简单铁银法。到1983 年,范? 戴克印相工艺这个名字已经被普遍使用,今天最公认的说法则是将范? 戴克印相工艺和铁银印相工艺区分开来,铁银印相工艺专有一种配方。若要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艾德? 布法罗对于此工艺的相关研究:http://unblinkingeye.com/Articles/Ferric/ferric.html。 一、关于范. 戴克印相工艺 在范? 戴克印相工艺中,用滚轴或刷子将柠檬酸铁铵、硝酸银和酒石酸混合溶液涂在合适的纸张上,再将干燥、光敏后的纸张和底片一起放在紫外线光源下进行曝光。曝光可以在接触式印相框夹、晒版机中进行,甚至可以简单地将底片和光敏纸张压在厚厚的玻璃板下,曝光后在清水中显影,接着进行调色、定影、水洗、晾干。 事实上,因为没有什么确切的方式能够控制范? 戴克印相工艺影像的对比度,所以从开始就要确保底片的对比度正确。这是使用大画幅底片进行印相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使底片正确曝光,并将其显影到恰到好处的对比度以获得最佳的影像效果。但是,如果使用数字底片进行印相,就可以很容易地调整底片的对比度,并精确地匹配印相工艺和紫外线光源。 网上有很多关于范? 戴克印相工艺的优秀文献,本章节将着重于金调色的范? 戴克印相工艺,因为它有独一无二的影像外观,且使用金对影像调色时稳定性高,利于影像的长期保存。用金对范? 戴克印相工艺作品进行调色,溶液中的金属金将会置换掉大量的金属银,使影像具有与众不同的偏冷色调,而且由于影像主要由金属金构成,稳定性很高,甚至能超过铂/ 钯印相工艺。 金调色范? 戴克印相工艺的影调最深密度值约为1.8,低于未调色的范? 戴克印相工艺的影调密度值约为2.2。虽然未调色的范? 戴克影像在高光区域有一个很长的影调过度和很多细节,但金调色印相工艺为特有的线性曲线。但由于相对湿度、化学制品和光源的差异,在不同条件下制作的范? 戴克印相工艺之间有很大差异。 范? 戴克印相工艺就像铁银印相工艺和铂/ 钯印相工艺一样,如果在高湿度条件下进行感光剂涂布和纸张干燥可以使影像产生更丰富的影调。根据我的经验,工作室内的相对湿度至少要达到50%。如果室内环境条件不能达到这种相对湿度,则可以在涂布感光剂之前先将纸张在一壶烧开的水上熏蒸几分钟,以提高纸张本身的湿度。 二、设备、材料和化学试剂 1. 设备和材料 ? 玻璃量筒。 ? 玻璃烧杯。 ? 棕色玻璃储液瓶。 ? 用于涂布的绘画刷、海绵滚轴或玻璃搅拌棒。 ? 塑料勺子。 ? 电子秤:精确到0.1 克。 ? 湿度计。 ? 温度计。 ? 定时器。 ? 水洗盘。 ? 接触式印相框夹或紫外线晒版机。 ? 纸张:法比亚诺艺术纸、阿诗水彩纸、阿诗铂金纸、Legion 牌Stonehenge 系列纸。 2. 化学试剂 ? 柠檬酸铁铵。 ? 酒石酸。 ? 硝酸银。 ? 柠檬酸。 ? 草酸。 ? 氯化金。 ? 硫脲。 ? 氯化钠。 ? 硫代硫酸钠。 ? 亚硫酸钠。 三、范. 戴克印相工艺流程概述 ? 涂布光敏剂。 ? 干燥纸张。 ? 印相曝光。 ? 显影。 ? 上色调。 ? 定影。 ? 清洗(可选)。 ? 最终水洗。 ? 干燥。 摄影的发展与技术工艺的推进密切相关,尤其在摄影术诞生的第一个百年内,从1839年到19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摄影技术发展的辉煌时期,其工艺技术层出不穷,如达盖尔法、安布罗法、湿版摄影、蓝晒法、铁盐印相、蛋白工艺、重铬酸钾工艺、树胶工艺等等。虽然在这多种工艺中,有的存在时间较短,有的相互融合并存,但它们的出现都为摄影艺术的漫长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天,摄影技术已经经历了180年的时间洗礼,古典摄影技术已然被数字影像所垄断。然而,细品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摄影艺术作品,会意外地发现摄影古典工艺正以悄无声息的态势出现在今天的艺术市场中,而且它的这种再现反响热烈。其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预知性和门槛较高等特点,这种既保持神秘又略显陌生的老方法成为了当代摄影创新的一道解救灵光。 2019年是摄影术诞生180周年,从达盖尔摄影法宣布发明至今的这180年,仍然有摄影家在传承、研究和用古老的工艺做自己的影像艺术。古典摄影工艺和它们的衍生工艺以及当今艺术家的创新工艺已超过三十种以上技法在流行,它们依然散发出生命魅力。当此之际梳理这些正在付出和流行的古典影像技法,有助于完善公众对于摄影史的理解,进而深刻体会摄影术的诞生对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