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百年巨匠

梅兰芳/百年巨匠
作者: 编者:经之//如辰
出版社: 文物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梅兰芳/百年巨匠
ISBN: 97875010523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初登舞台 《游园惊梦》是元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 》中的一折,讲述了官家小姐杜丽娘到南安府后花园春游 ,游倦归房,蒙咙睡去,与一个手持柳枝、口称到处寻她 的少年书生柳梦梅在园中相会的情节,剧情亦真亦幻,唱 词典雅优美,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经典。《游园惊梦》也是 梅派戏剧中的代表作,梅兰芳对这出戏非常喜爱,从1918 年梅兰芳编创新版《游园惊梦》并首次演出,到1960年拍 摄彩色电影《游园惊梦》,从舞台到银幕走过了42年的表 演历程,也见证了梅兰芳一位京剧大师的成长历程。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艺术形成于清代,清乾隆五十五 年(1790年),为了庆祝乾隆皇帝80大寿,清廷召集在安 徽、江苏、湖北等地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 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将安庆花部、湖北汉调、昆曲、 秦腔的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相互融合,又吸收了一些地 方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了京剧。有清一代,京剧深受宫廷 和民众的喜爱,至同治、光绪以后尤其盛行,衍生出了老 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丑角等诸多行当, 这幅由晚清画师沈蓉圃绘制的《同光十三绝》工笔写生戏 画像,描绘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调、昆腔的徽班进京 后声名远扬的13位京剧演员画面左上方有一位正襟危坐扮 演萧太后的旦角演员,他就是在京剧形成初期著名的旦角 演员——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梅巧玲出生于江苏泰州 一户从事佛像木雕生意的人家。其父梅天材在梅巧玲8岁那 年过世,其母迫于生计将其过继到一户江姓人家,后1 1岁 时又被贩卖给福盛班学戏。 那个时候京剧正在快速发展。梅巧玲对于学戏很有感 觉,没过多久就在梨园行内崭露头角,且人缘极好,被认 为是四喜班最重要的旦角演员。由于他戏路子宽,花旦以 外,昆旦和青衣他都很是在行,在表情、身段、神气、台 步以及扮相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创新,观众对他的表演也非 常肯定,被后世誉为“京昆俱佳、扮相俏丽、台风清新、 念白文雅脱俗的第一代京剧旦角演员”。有人说,就连他 的念白都很亲切动听,令人回味无穷,在票友中流传着“ 堂会里缺了梅巧玲则举座不欢畅”这样的说法。 梅巧玲享名后,在京城宣南的李铁拐斜街45号(今铁 树斜街101号)购置了寓所,名“景和堂”。这是一所两层 小四合院,梅氏全家住前院。 梅巧玲膝下育有两子。长子梅雨田,极具音乐天赋, 作为一名琴师,鼓锣琴弦无不精通,尤擅胡琴,曾为伶界 大王谭鑫培操琴多年,有着“六场通透”的美称。次子梅 竹芬,先学老生,后改小生,最后承乃父衣钵,唱青衣花 旦,因为他的唱法极似梅巧玲,长相也酷似父亲,故有“ 梅肖芬”之称。 清光绪八年(1882年)农历十一月初七,梅巧玲故于 李铁拐斜街45号,这一年梅雨田17岁,而梅竹芬只有10岁 。来自梨园界内外的许许多多各色人物都参加了梅巧玲的 葬礼。整个北京城都知道到了胖巧玲走了,四喜班的同事 们一个个都哭得非常伤心。戏迷们更是难过,他们知道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