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北平(共2册)(精)

午夜北平(共2册)(精)
作者: (英)保罗·法兰奇|译者:兰莹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55.10
折扣购买: 午夜北平(共2册)(精)
ISBN: 978752014060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风雨欲来 自15世纪起,人们便可从一座巨大的角楼上俯瞰古老 的北平(北京)城东部。这座角楼是护卫城池免受入侵的 鞑靼城墙的一部分。大家认为这里有狐狸精出没,叫它“ 狐狸塔”。有了这种迷信说法,入夜时便没人敢在这一带 停留了。 天黑后,这里就成了成千上万只蝙蝠的乐园。它们住 在狐狸塔的屋檐下,轻快地从月光中掠过,投下巨大的影 子。除此之外,野狗是唯一出没于此的生灵了。它们的嚎 叫总是把周边的居民从睡梦中惊醒。冬日清晨,寒风裹挟 着附近戈壁沙漠的尘土,把行人裸露在外的手和眼睛蜇得 生疼。一年当中的这段时间里,人们都流连于温暖的床榻 ,少有人敢于早起外出。 那是1937年1月8日。天明前,黄包车夫们拉着车,从 宽可行人骑车的鞑靼城墙墙头跑过。此时,他们注意到狐 狸塔脚下有灯笼亮起,人影幢幢,来回穿行。但他们没那 个闲空或闲心去看热闹,而是埋下头,三步并作两步地疾 行而过,接着为生计奔忙,躲开出来害人的狐狸精。 天快亮了,又是一个严寒的冬日。狐狸塔再次沉寂。 蝙蝠群最后一次在空中盘旋,不久后慢慢露头的太阳就会 把它们赶回房檐下。然而,在马路和狐狸塔之间的荒地上 ,野狗们(它们是黄狗)围着一条沟渠旁边的某样东西好 奇地打转,闻来闻去。那是一具年轻女人的尸体,以奇怪 的姿势躺在地上,上面结了一层霜。她衣衫不整,肢体严 重损毁,腕上戴了一块昂贵的表,指针正好停在午夜后的 时刻。 那天是俄历东正教圣诞节(比旧儒略历的西方圣诞节 晚十三天)的第二天。死者叫帕梅拉-倭讷(Pamela werner),19岁,英国姑娘,在北平出生长大。她被谋杀 的消息爆出后,恐惧如波浪一样,在这座城市里本来就已 经惶恐不安的外侨中扩散开来。 当时,北平城里住着大约一百五十万人,其中只有两 三千外国人。这个群体简直是“大杂烩”——上至傲慢刻 板的领事官和他们手下的外交人员,下至穷困潦倒的白俄 。后者为逃避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而去国离乡,现在已经 正式成为“无国籍者”了。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有记者 、为数不多的商人、一批自清末起就住在北平的老中国通 (他们觉得自己决不会离开北平),以及古怪的周游世界 的旅行者(他们在东方国家浪迹许久,本来只想在这里逗 留十天半月,最后却一住数年)。还有些难民为了躲避经 济大萧条从欧洲或美国流落至此,寻找淘金机会。当然, 这里也不会少了已走到穷途末路的滞留在中国北方的外国 不法分子、瘾君子和妓女的身影。 大多数待在北平的外国侨民聚居在被称为“使馆区” 的一块小小“飞地”里,或是散居在其外围。欧洲列强、 美国和日本的使领馆都设在这里,这些机构通常被称为“ 公使馆”。使馆区仅有两平方英亩大小,与周边区域泾渭 分明,由威风凛凛的大门和武装哨兵保卫。附近还有标志 ,命令人力车夫通过大门时要减速接受检查。这里是西式 建筑、商店和娱乐场所的天堂,俱乐部、酒店和酒吧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