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星象/神秘文化书系

神秘的星象/神秘文化书系
作者: 刘韶军
出版社: 广西人民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神秘的星象/神秘文化书系
ISBN: 978721901958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九、韬光的大师:高允 与崔浩同时的高允,也是北魏著名星象家。史称他“少孤夙成,有奇 度,性好文学”。他十分好学,史称:“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于“ 博通经史、天文、术数”。 魏世祖曾命他与崔浩一起修撰北魏的历史《国纪》。此外,崔浩又负 责召集诸术士,考校西汉到当时的星象变异如日月薄食五星行度之类,并 指出前代关于星象记载的失误,然后重新撰成一部《魏历》。完成之后, 崔浩拿这部《魏历》及对前代星象记载的考订结果让高允过目。高允便对 崔浩说:“天文历数不能空论。我听说,善于谈论遥远的事情的人必须先 就时代近的事进行考验。汉高祖元年冬十月,历来的记载都说当时出现了 五星会聚于井宿的星象。这其实是由历术的不精密引起的误会。现在我们 讥笑汉代的历史记载,而不知觉这种谬误。我怕后人讥笑我们就像我们讥 笑古人一样。”崔浩问:“你说的谬误指什么?”高允回答道:“根据《星 传》,金星和水星常附日而行。冬十月时,日当在尾宿箕宿,黄昏时沉没 于申西方向,而这时井宿刚从寅北方向出现。金星水星为何会背日而行?这 表明当时根本没有冬十月而五星聚井的星象,而是后来的史官企图把汉王 刘邦进占秦都的事神秘化,才附会说有这种星象的,而根本不考虑星象的 实际情况了。” 崔浩听了不以为然,反驳说:“这正是星象的变异啊!有什么奇怪的。 君偏偏不疑其他土火木三星聚于东井,而只怀疑金水二星会来到井宿吗?, ,高允说:“这事光凭你我二人空口白话是讲不清的,争也无益,宜重新 仔细考察。”当时在坐者听了他们儿人的争论都很奇怪,不相信高允的话 。只有太子少傅游雅说:“高君长于历数,其言当不虚也。”表示相信高 允的意见。此后过了一年多,崔浩又来找高允,说:“那次At"r]争论的事 ,本来我是不同意你的,但后来我又重新考察研究,结果正如你所说的。 实际上是在十月之前的七月五星聚于东井,而不是在十月。”崔浩事后对 游雅说:“高允的星象水平,确实高妙。”众人于是都叹服高允了。崔浩 是当时最高水平的星象大师,多才多艺,自视甚高,他能对高允如此赞赏 ,足证高允的星象水平之高。 高允虽然精通历数星象,但他态度十分慎重,并不用来推测计算,更 不随便对人讲星象之事。游雅十分佩服高允的学问,多次前来向高允请教 星象灾异的预占之事。高允不但不对他讲这些事,反而规劝游雅不要对此 过分爱好,他说:“古人有言:知之甚难。这星象预测之事要想真正弄通 弄懂,并正确应用,准确预占,是极端困难的事,搞不好就会自误误人。 就算真正精通了,也不能乱讲乱用,因为这还要担心泄漏天机的严重后果 。所以说还不如不懂不知的为好。天下的妙理多得是,何必急急忙忙问这 些事呢?”游雅这才停止了追问。 高允的这番话,非深通星象奥秘的人不能说出。星象学确有奥妙,故 非其人不可学,非要硬学也学不成,甚至走火入魔,步入邪路。这既败坏 了星象学的名声,也给本人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星象学因牵涉天机,不 可随便乱说,否则亦会带来灾祸。像崔浩确属高水平星象大师,才华全面 ,但过于自负,犯了古人所谓露才扬己的毛病,所以虽然他对星象精通深 知,但最后却被太武帝(世祖)杀死,并诛灭三族。遭此灭门之祸,固然有 多方面的原因,但其过分露才抑人确是祸根之一。他当年驳斥张渊的话最 终在他自己身上应验:既有其术,为何不能预知自身的祸福呢?一个人若过 分自负自己的才能,不管其才能有多高,也不能帮助自己免除灾祸。高允 的慎重与崔浩的狂傲形成鲜明对比。二人同为星象大师,但崔浩多次在帝 王将相之前充分表现,虽亦得意于一时,但最终不能保全自己。高允星象 水平不在崔浩之下,但他决不在人前显示,即便在与崔浩争论时,也只是 说不要空谈,要深算。也许他本人早已对此推算清楚,所以才能肯定地指 出前人之误。但他从不以自己的成就和才能为傲人压人的资本,也不在人 前讲自己的推算,而只让别人去重新深算而已。所以,同处一朝,同受世 祖等人重用,但崔浩死于非命,而高允却寿终正寝活了九十八岁。史称高 允在法制严厉朝士多被杖罚的北魏初年,历事五代皇帝,出入中书三省历 任多种官职,前后一共50余年,但他从未受过谴责咎怪,真可称是一项奇 迹。这不能不说是与他处事谨慎小心有关。依他如此高的才能,仍能抑制 常人所难免的表现欲,诚属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最可宝贵的性 格之一。 高允曾有一份上表,表述了他对星象学的看法,从中我们也可看出他 的谨慎谦逊精神。他说:“往年皇帝敕令臣编集历史上的天文灾异,按事 类分别编集,以便简明可观。臣听说当年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人之道而形 成了《洪范》一篇,孔子编述历史而《春秋》得以著成。这都是用来揭明 天人大法,探测皇天之道的著作。因此先要把人事的善恶是非区分清楚, 然后再以上天显示的灾异加以检验,根据星象的得失,再用事后的祸福加 以效验。天人相隔实在是很远,但报应却很迅速,其问关系如响随声,所 以这是非常可怕的事,不可忽视。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尊崇天人之道,而 仔细考察其中的法数,据此来修饬自己的政治,其后就由史官记载这些过 程和内容,作为后世的鉴戒。汉成帝时,光禄大夫刘向看到汉王朝危在旦 夕,大权被外戚窃持,便多次向皇帝陈述灾异,希望皇帝有所警悟,政治 有所改进,但皇帝并不听取刘向的意见。于是刘向根据《洪范》和《春秋 》之中的灾异报应的事例和义理,写成《洪范五行传》,希望以此感悟皇 帝,但最终也无效果,汉王朝终于灭亡了。这难道不是十分悲哀的事吗?臣 见陛下神武则天,钦顺稽古,率由旧章,前言往行无不究鉴,这正是以前 的帝王所赶不上的。臣学不广博,识见也很寡薄,害怕不能胜任皇帝交给 的任务,以辅助陛下增广圣听,报答陛下的圣明旨意。现在谨依《洪范传 》、《天文志》的记载和体例,集中历史上的灾异事例,省略其中繁琐的 文辞,一共为八篇。” 这明显是高允成书后的上书表。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叙述《洪范》和 《春秋》时,指明了二者的共同主旨:章明列辟,景测皇天。即阐明天人 大法,观测上天的星象之变。天人之际是存在着根本性的法则的,而这要 通过星象的观察来具体应用和掌握。在关于善恶与灾异,星象与祸福的关 系上,高允把人世的善恶即道德摆在前,而灾异只是验证人事道德的手段 。祸福则是一个结果,用来核验星象上的得失,这里并未把星象灾异放在 首位,加以神化,而是以人事本身为主,这反映了高允在人事与星象(天意 )关系上的清醒态度。又说“天人甚远,而报速如响,甚可惧也”,这是说 天人之事远而难知,虽然如此,但相互关系却很密切,其报应非常之快, 所以对天人之事、星象灾异之变,不可忽视,而应抱着敬惧的心态来认真 对待,否则将会遭受天罚,毫无情面可言,所以甚为可惧。接着讲历来的 帝王均重视其事,史官的职责就是记录其事,为后世留鉴戒。这都是中国 古代一直延续不变的制度,从中反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征。又以刘向 为例,说明星象灾异之学的实际政治效用。最后说自己学不堪任,体现了 高允谨慎谦逊的风度。 根据高允的行事与言论,我们可以看出他超出一般星象家的高明之处 。一般星象家对自己的专业技术和才能都很骄傲和自负,这往往引起一叶 障目不见泰山的弊病。相比之下,高允在星象学上要高深超众,同时他对 星象学及天人关系的认识也远远高出一般星象家许多。加上他的谨慎谦逊 ,这一切成就了他的卓越超凡,堪称中国星象学史上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P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