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世纪沉浮(第1卷小城故事)
ISBN: 9787513920803
第一章 小城舞会 这座小城的新生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 的建立,一批批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从中国的四 面八方来到了这里,唤醒了这片沉睡数百年的土地。 这里地质结构多样,矿藏齐全,自然资源丰富,有着 良好的发展前景。几十年后,大部分支边青年离开了 这里,但也有不少人坚守了下来,在这里成家立业、 生儿育女。这座小城也在这些建设者的双手中,重新 出现在了中国的版图上。 西江州下辖五县一市,总人口近200万人,其中 西江市区常住人口20万人,加上当地驻军和流动人口 ,实际人口超过了25万人。这座小城基本上是一座移 民城市,支边青年和他们的后代构成了它的主体。来 自各地的十几个少数民族,也在这一地区占有一定的 比例。操着南腔北调,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 辛勤劳作,这座新兴的小城就这样繁荣了起来。如果 单纯进行纵向比较的话,这座城市所取得的成就是令 人自豪的,但是如果与沿海开放地区进行横向对比的 话,西江州的前景就不容乐观了。巨大的东、西部差 距摆在西江人的面前,有识之士们在震惊之余不禁悲 叹,他们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 越来越大了。 西江人寻求着振兴之路,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自 然资源,但是基础建设薄弱,缺乏外来投资,使得地 方经济发展寸步难行。 此时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到了1987年春天,封冻 的西江水也已经融化了。这一天,细雨正在朦朦胧胧 地下着,天色也渐渐地黯淡了下来。大西北的春天, 来得这样地迟,却又显得这样地快。几天前还穿着冬 衣,而此时却要撑起雨伞,来迎接这春天的洗礼了。 这座小城笼罩在阴沉的细雨里,显得宁静而又安详。 在西江的北岸,一座庄严而又陈旧,带有浓厚俄 罗斯建筑风格的建筑掩映在夜雨之中,这里就是西江 市人民剧场所在地。 如今除了剧场的演出大厅面目依旧外,它的所有 辅助建筑物都被改建成了一个个“摇钱树”。饭店、 舞厅、录像馆、游戏机房、咖啡屋,都在这里找到了 各自的位置。舞厅设在楼上,一道很宽的楼梯从一楼 大厅延伸而上。在舞厅走廊临江的那一侧,有一排粗 实宽大的木制窗户,透过玻璃窗从这里可以看到雨雾 中时隐时现的西江。翁伟昂就站在那排窗户前,凝神 望着窗外的景物。 那是1987年4月初第一个周末的傍晚,那时候的 中国既没有双休日,也没有清明节假期,更别说各种 花样的休假了。经过一周6天的漫长工作后,人们到 了星期六下午就像解放了一样,总是想放松一下。对 于那个年代的人们来说,来一场交谊舞舞会,就成了 调节枯燥生活的最佳选择,在这座小城里这样的舞会 就更显隆重了。 翁伟昂的思绪在遥远的地方飞驰着,脑海里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