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轻信奇谈怪论[新知145]

为什么人们轻信奇谈怪论[新知145]
作者: (美)迈克尔·舍默|责编:唐明星|译者:卢明君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9.60
折扣购买: 为什么人们轻信奇谈怪论[新知145]
ISBN: 9787108071743

作者简介

迈克尔·舍默,《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栏作家,《怀疑论者》杂志的创始人,“怀疑者协会”会长,被称为“美国公众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克莱蒙特研究大学客座教授, 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心理学、进化论和科学史。他著作颇丰,出版过9本书,包括畅销书《为什么人们轻信奇谈怪论》《我们何以信》《善与恶的科学》。

内容简介

前言 怀疑论的积极意义 (作者斯蒂芬·杰伊·古尔德,哈佛大学教授进化生物学和科学史) 像垃圾清理工作一样,怀疑论或其他一些揭露行为也经常被活动贬低。为了保证一个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必须得有人去清理垃圾或扬善揭恶。看来这两种活动都不受人欢迎,也不值得褒奖。然而,怀疑并揭露不实之事有其可贵的历史渊源,上可追溯到希腊人开始杜撰“怀疑者”一词(深思的意思),下可延伸到卡尔·萨根的最后一本书《魔鬼出没的世界》。(我也写过一本这方面的书,叫《人的误测》。我得承认自己是怀疑运动的笃信者。) 不管从学术还是道德的角度来看,人们对怀疑论的需要都来自帕斯卡那个著名的比喻,即人类是会“思维的芦苇”。也就是说,人类既高居独一无二的荣耀地位,又非同寻常地敏感脆弱。综观地球的生命史,只有人类享有思维的特权,这也是物种演化中最具神性和潜力的革新。虽然这个特权带有偶然性,又难以预测,但不管是在人类还是整个生物界的演化中,它都赋予“智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 然而,我们虽是“思维的芦苇”,但不是理性的动物。我们所具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常常招来毁灭和残忍,但也频频带来仁慈和思想启蒙。我不想去推究人类黑暗一面的渊源:是“弱肉强食”的进化结果,还是大脑因不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的一些怪癖,因为人脑最初要应对的环境与现代社会集体生活截然不同?不管怎样,人类既能从事难以言传的恐怖活动,也能胜任那些显示尊严和勇气、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事业。这两种迥然不同的行为都是在宗教、专制、民族自尊心等这些理想主义的名义下做出来的。没有人能像18世纪中叶的亚历山大· 蒲柏那样,一针见血地道破人类在善与恶两种极端本性之间所做的挣扎: 悬浮于无顶无底的深渊…… 邪恶的智慧和粗犷的悍勇, 他进退维谷:安歇还是行动; 不知自己是神明还是野兽;不知身之所欲、心之所望; 虽死犹生,虽错犹理。 只有两个途径可以使我们摆脱生命中潜在的阴暗所带来的伤害,也就是这些阴暗曾导致了十字军东征、猎巫运动、奴隶和大屠杀运动。道德体面只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远远不够。第二个基点必须来自我们思想中的理性。因为除非我们能严格地运用理性来发现和认识自然的客观现实,遵循这种客观属性中的逻辑暗示,并以此去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行为,否则我们会屈从于因丧失理性而导致的可怕行为,以及不现实的浪漫主义、倔强固执的“正确”信仰和乌合之众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后果。理性不仅是生命的基本本质,它还是我们潜在的救星,可以把我们从狂热、残忍而又危险的大规模行动中解救出来。怀疑论是反对有组织的狂热运动中的理性代言人,是保持社会和公民尊严的关键之一。 作为美国领先的怀疑组织之一的带头人,一个为理性现实运作而奔走的有影响的活动家和评论家,迈克尔·舍默是美国公众生活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舍默在本书中对狂热信仰的研究分析和经验探讨给了我们审视怀疑论的需要和成就的重要视角。 自由是以不懈的警惕为代价的,怀疑事业一定要用这句陈旧的格言作为运动的口号。如果这明显带有仁慈色彩的事业,也含有与公然好战的猎巫运动一样强大的非理性因素,那我们就要时刻警惕和批判一切以压制思想而进行的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舍默对艾恩·兰德的“客观主义运动”的分析——一个好像最没潜在危害的运动。乍看上去,该运动本身不构成什么问题,倒更像是在解决问题。但舍默却向我们证明,虽然这个流派就逻辑和理性信仰发表过一些大胆的言辞,但从下面两个标准来看,还是属于偶像崇拜的范畴:第一,要求绝对忠于领袖人物的社会现象(个人崇拜);第二,用毫无理性的观念作为选择团体成员标准的失败(错误地以为道德是独特客观的,理所当然由团体的领导决定与制订)。我们只有一种反击这种种怪诞现象的主要工具,即理性。但在当今的美国社会,形势对理性主义极其不利,甚至在奥普拉或多纳休节目上善意的露面(正如本书所描写的,舍默曾试着出现在这两个节目中,但结果令人堪忧),结果也只能是评论式的大肆宣传而不是正儿八经的分析研究。因此我们得再加把劲儿。我们有这个实力,我们已经这样做过,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下去。我们已经赢得了大大小小的胜利,从在高级法院上成功地驳斥创始主义到揭露那些假通灵术和信仰疗法。 我们所拥有的最好的工具来自基本的科学方法。没有什么可以和双盲程序中基本的实验技术以及统计观察分析相媲美。如果运用得当,当代几乎每一种荒诞信仰都会倒在这些最基本的科学工具面前。拿我最在乎的一个例子来说(我儿子是一个患自闭症的年轻(我儿子是一个患自闭症的年轻人),不善言谈的自闭症患者通过“促媒”(这些人宣称,在键盘上引导自闭症患者的手指,电脑就能打印出一些信息)就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尤其是当大多数“促媒”打印出父母们想听的话时(“爸爸,我爱你;对不起,我一直都没能说出这句话”)。这听起来令人心酸但却无理性可言的交流方法已引起相当的怀疑。(在我看来,这一直都像那些老式的显灵板把戏!)后来社会上卷起这样一股狂热,认为孩提时代遭受性侵犯是造成成年人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有几个促媒者便由此断定(或许是下意识中),自闭症也是由同样原因造成的。于是通过他们虚假的“促媒” 方式打印出控诉性侵犯的信息。慈爱的父母遭到无端的指控,“并无恶意”的慰藉刹那间变成了噩梦。这个问题通过经典的双盲实验得到了解决。自闭者了解而“促媒”不知道的信息从来都不会打印出来,而被打印出来的都是那些“促媒”知道而自闭者不知道的信息:所有这一切都是瞒着爱子心切的父母进行的(自己的孩子患上自闭症,这已够他们受的了)。不幸的是,这些父母又遭到了莫须有的指控,他们的生活很可能因这指控而被彻底毁掉(对于如此可憎的指控,很少有人能受得了,即使有一天人们撤销了这个指控,他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遭到扭曲)。 怀疑论容易招来的坏名声是,不管怀疑有多重要,它只是在用反面的方法抨击错误的观点。远非如此。本书交代得很清楚。合理的批驳不是虚无的否定而是提供另一个解释模式。这新的解释模式就是理性本身,加上道德体面。理性加道德,这才是人类最有力的批判工具。 在这个被认为是科学启蒙的时代,许多人仍然相信读心术、转世理论、新时代降临说和外星人绑架故事。本书对流行的迷信和偏见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揭穿了这些荒谬的说法,并探索了超自然现象、阴谋论和邪教思想如此吸引人的原因。作为科学史学家、真正的科学斗士,舍默通过讲座、暗访、公开辩论、民意调查、考古调研等方式对人们相信的不明飞行物、遭遇外星人绑架、超感觉知觉、心灵术等种种魔幻现象进行了有力分析,也揭示了这种不合逻辑思维的危险一面,包括否认大屠杀、撒旦仪式虐待恐慌和其他现代狂热行为。总之,这本书为我们当中最容易上当的人和那些想保护他们的人提供了令人大开眼界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