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ckelford消化道外科学(原书第8版):结直肠及肛门外科学卷

Shackelford消化道外科学(原书第8版):结直肠及肛门外科学卷
作者: [美] Charles J. Yeo [美] Steven R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398.00
折扣价: 278.60
折扣购买: Shackelford消化道外科学(原书第8版):结直肠及肛门外科学卷
ISBN: 9787523600719

作者简介

李玉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兰州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省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以及国际ERAS协会等学术职务70余。 从事外科临床科研教学38年,主要致力于肝胆胰外科(肝移植)、内镜外科及消化系肿瘤的研究。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1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7项;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SCI140余篇;主编参编中英文著作及译著14部;担任7个SCI期刊编委;担任“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30余个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60余人。 曾任兰州大学医学院院长、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等职务。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甘肃省优秀领军人才”、“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第 143 章 结肠、直肠和肛门的手术解剖 学习结肠、直肠和肛门手术解剖学前,首先需要理解消化道发育解剖学知识。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部分消化器官需要了解腹部的解剖平面。人类的消化道在怀孕第 4 周左右开始发育,这时咽和胃发育,形成原始的中肠 [1]。后续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图 143-1)。第一阶段,中肠肠襻进入外胚胎腔或卵黄囊,并逐渐伸长成 V 形肠襻,向腹侧脐部突出。脐部的这种生理性疝最终容纳了大部分的消化道,包括附着肠系膜的肠系膜上动脉。肠管停留在脐部,直到怀孕的最后 3 个月才逐渐回缩。在此期间,肠管围绕 SMA 轴逆时针旋转。在第二阶段,原肠返回到腹腔。在这个阶段,肠管及其肠系膜围绕 SMA 再逆时针旋转 180°,即共旋转 270°。在旋转过程中,十二指肠进入 SMA 后方并融合。如果旋转不全,可能会发生旋转和固定的异常,如不旋转、旋转不良、反向旋转和脐膨出(图143-2 和图 143-3)。旋转和固定异常的危险性在于可能发生肠内疝和肠嵌顿,导致急性肠缺血。第三阶段的标志为结肠及其肠系膜退回腹腔内并固定。结肠及升、降结肠系膜分别融合到右、左侧腹腔的后外侧壁(即腹膜后),形成Toldt 线。这条线可提示结肠系膜和腹膜后之间存在一个无血管平面。然而,当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时,结肠系膜和腹膜后之间会形成静脉侧支,导致这一平面变得危险。横结肠系膜与大网膜融合形成网膜囊(图 143-4),这是分离结肠时的一个重要解剖标志。盲肠是结肠最后退回腹部的部分,最初它位于右上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向右下腹延伸,而小肠逐渐占据上腹部和中腹部。 后肠由横结肠远端 1/3、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近端肛管组成 [1]。这些器官拥有相 同的动脉供血、静脉和淋巴回流,以及自主神经支配。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后肠远端和尿囊合并,形成一个膨大的收集室,即泄殖腔(拉丁语为“下水道”)。怀孕 6~12 周,泄殖腔被泌尿直肠隔分为腹段和背段。随着侧壁的进一步折叠,背段向尾部推进,与相邻外胚层来源的、被称为原肛(或肛窝)的体壁对合。原肛和远端泄殖腔融合形成泄殖腔膜。该膜通过细胞凋亡而消失,形成了肛管近 2/3(后肠 / 内胚层)和远 1/3(原肛 / 外胚层)之间解剖分界,即齿状(梳状)线。 影响后肠的常见疾病包括闭锁和重复畸形。尤其是与肛门相关的畸形(肛管直肠畸形),根据与肛门的关系可分为低位畸形和高位畸形。在低位畸形中,肛门狭窄或闭锁可能表现为会阴瘘,而高位畸形可能会发生梗阻。最常见的重复畸形是肠系膜囊肿,通常位于结肠系膜或直肠系膜。这些囊肿可能与肠道相通,也可能不相通。虽然这些囊肿大多是良性的,但它们可能含有恶性病灶 [2]。图 143-5 为影像偶然发现的盆腔重复囊肿。先天性巨结肠是结肠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缺失的结果,被认为继发于来自神经嵴的肠道神经细胞的迁移发生中断(稍后在本章描述)[3]。 消化道最终发育成大约 9m 长的内覆黏膜的肌性管道,食物经口摄入,通过此管道到达肛门。大肠长约 165cm,包括盲肠和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其中盲肠最粗,直径 7.5cm,逐渐变细至乙状结肠的 2.5cm。结肠终止于直肠,直肠长约 15cm,远端延续为肛门。 原书第 8 版分为上下两卷,内容涵盖整个消化道系统,上卷介绍食管、疝、胃和小肠疾病;下卷介绍肝、胆、胰、脾及结直肠和肛门疾病。每卷内容包括正常解剖、病理生理、常见疾病的诊疗等。全新第 8 版在保留既往版本内容的基础上,还重点介绍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腹腔镜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等消化道外科领域的前沿进展;阐述了消化道外科的先进理念、手术技巧、微创治疗等新方法。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不仅延续了该书籍的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