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教育
原售价: 83.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中篇小说选)/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ISBN: 9787539286990
韩耀成,1934年出生,浙江长兴县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曾任《外国文学评论》杂志常务副主编。发表过大量德语文学研究、评论和赏析文章,编著有《德语会话手册》(与人合作)和《歌德与(少年维特的烦恼)》,参与了《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史》和《新编德国文学史》的撰稿,主编或编选的作品有《外国争议作家·作品大观》、《世界短篇小说精品文库·德语国家卷》、《世界心理小说名著选·德奥部分》、《茨威格精选集》等,翻译了歌德、布莱希特、威廉·布莱德尔、茨威格等作家的作品。 柳鸣九,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1953年毕业于湖南省立一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赴中国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1年后,多次赴美国、法国进行学术考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笔会中心会员。 柳鸣九先生一生潜心研究,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勤奋写作,可谓著译等身。200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被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曾著有《法国文学史》(三卷本)、《走进雨果》《法兰西风月谈》《山上山下》等;翻译作品有《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局外人》《小王子》等。其中有三部作品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一部作品获“中国图书奖”。 高中甫,1933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德国文学研究。译著有《亲和力》《贝多芬》《莫扎特》《马勒——未来的同时代人》《莱辛寓言》《海涅评传》等,此外还译有莱希特、施尼茨勒、雷马克等人的作品。
生命的奇迹 献给亲爱的朋友汉斯·缪勒 桑仁译 一缕缕灰色的云雾低压在安特卫普的上空,把整 个城市裹在它那厚重闷热的雾层里。一座座房屋转眼 间消融在一层薄薄的轻烟中,一条条街道的走向渺茫 难辨。但在天上,从云团里发出一声轰响,一声嗡嗡 的呼喊,像神说的一句话,那是教堂塔楼的钟在发出 低沉的哀鸣和请求;塔楼溶化在这浩瀚、狂暴的云雾 海洋里,这雾海填满城市和乡村,在遥远的港湾,团 团围住那大洋里躁动不安、静静滚动的潮水。某处, 有一线暗淡的光在跟这潮湿的烟云搏斗,想要照亮一 块显眼的招牌,但只有那粗硬的喉管里发出的模糊不 清的嘈杂声和欢笑声告诉人们,那是一个小酒馆,里 边聚集着怕冷的人和讨厌坏天气的人。胡同里,空无 一人;一旦有人路过,那也总像一道短暂的闪光,急 速溶人雾中。这个星期日的早晨,就是这样令人不悦 ,无精打采。 只有那些钟在呼喊,在不停地呼喊,仿佛浓雾要 窒息它们的发声一般感到绝望。因为虔诚的教徒毕竟 是少数;外来的异端已踏入国土,就是那些没有叛教 的人,也懒于敬奉主。这样一来,清晨的一团浓重的 云雾便足以使许多人背离自己的义务,干瘪的老太婆 不知疲倦地嘟嘟囔囔地数她们的十字架念珠,穷人身 穿朴素的礼拜日专用长袍站在那里祈祷,我们都消失 在教堂的那些又深又暗的厅堂里,处处祭坛和小礼拜 堂的闪光的金饰和亮晶晶的做弥撒的服装,像柔和的 火光交相辉映。雾气像透过高墙渗漏进来,这里也像 陷入沉思的空荡荡的街道一样,充满悲郁的叫人冷得 发抖的气氛。因为没有阳光,连清晨的布道也是冷漠 的,苦涩的:这布道是针对基督教徒的,语调里强压 着暴怒,在这暴怒中仇恨和自恃力量强大结为一体, 因为宽容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从西班牙给教士们 带来了愉快的消息,说新国王以众口称颂的威严服务 于宗教事业。与最后的审判所描述的恐怖相结合的, 是对未来时代提出警告的隐晦的语句,这些话大概在 无数听讲人的座位中一排排地小声传播开来,却在黑 暗处隆隆地空空落地,犹如在令人颤抖的湿冷的空气 中冻结成冰。 在布道的时候,有两个男人穿过教堂大门急步走 进来,因为他们裹在又高又严的大衣里,头发散乱地 遮着脸,一眼望去无人认清是谁。那个身材高大的人 一把拉下裹在身上的湿外衣,露出一张清秀但很不寻 常的面孔,那脸上富态的资产者的线条与他那富商老 板的发型十分相配。另一个人则比较奇特,尽管他的 穿着不很时髦,但他那温文尔雅的举止与他那张颧骨 略高的农民式的但心地善良的脸,是和谐一致的,一 大堆下垂的白发给他这张脸增添了一层福音派新教徒 的宽容。他们二人做了一次短时的祈祷;然后,那位 老板招呼他的年长的同伴跟他走,他们小心翼翼地慢 步走进侧厅,里面几乎是一片黑暗,因为蜡烛在潮湿 的房子里不停地颤抖,在五颜六色的窗玻璃前是一直 无心散开的浓重的云。在侧面的一个小礼拜堂里放着 有遗产家族的大部分捐赠物和许下的誓愿;就在这个 小礼拜堂前边,老板停住脚步,用手指着对面的一个 小祭坛,简短地说:“它在这儿。” 另一个人走近一些,把手遮在眼睛上方,想透过 朦胧的光线看得更清楚一些。祭坛的一侧挂着一幅很 亮的画像,在黑暗中这画像的色调显得更柔和更生动 ,这位画家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这便是那张心 脏被剑刺穿了的圣母画像,尽管有痛苦有悲哀,但它 显得极其温柔,极其宽容。这位玛利亚的头非常漂亮 ,这圣母简直就像一位处在充满幻想的花季的少女, 一种淡淡的哀愁衬在她那天真无邪的妩媚的微笑上。 向下飘垂的浓密的黑发轻贴在一张苍白瘦削的脸上, 双唇透着炽热的红色,像一个紫红色的伤口。线条是 少有的细腻,有些线条像眉毛的细纤稳稳地一描,就 在那温柔的面孔上平添一道充满渴望的光和一种俏皮 的美;一双深色的眼睛耽于梦想,像来自另一个多彩 的可爱的世界,只是一种可怕的痛苦使她离开了那美 丽的世界。两只手顺从地轻轻叠放着,胸脯好像由于 恐惧而在那冷剑刺人时微微地颤动,她那伤口流出的 血染红了那把剑。所有这一切沉浸在奇异的光辉里, 她的头从上到下闪着金光。就连她的心流动着的也不 像是温热的血,而像是教堂彩色玻璃在日光照射下反 射出的花萼的魔光。而那不断消散的晨曦还在吸收这 幅画像最后的世俗的亮光,使得罩在这位可爱的少女 头上的神圣的光环像真实的火花一般熠熠生辉。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