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茶非常道(精)

平常茶非常道(精)
作者: 林清玄
出版社: 河北教育
原售价: 34.8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平常茶非常道(精)
ISBN: 9787554509999

作者简介

林清玄,**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内容简介

唐朝时期,有两位孤儿,我*佩服:一位是玄奘 法师,一位是茶圣陆羽。 玄奘法师到西方取经,这实在是千古的盛事。唐 时西域的路是多么难行,他走过了当时的一百三十八 个**,携回佛教经论六百五十七部。他的坚强、勇 毅、智慧、胸襟,一想到就会令人脊椎骨挺直,有一 种巨视来俯瞰中国的文明与气派的感觉。 陆羽则是写《茶经》的雅士。他自幼在寺院与茶 结缘,然后自己采茶、制茶、煮茶,从茶叶中发现新 天地。他既不做官,也不营谋生活的作务,一生都在 茶与诗中度过。他著作的《茶经》,完整地给了中国 茶艺一个深刻的美感结构。喝茶的时候,想到陆羽从 小小的茶叶中思维到生活的内涵,就使我们有一种微 观,在细小的玄思里获得不凡的美感享*。 玄奘与陆羽都是孤儿。 孤儿乃是人生*坏的出发点。但是,我常常想, 这*坏也许就是*好。玄奘自幼剃度出家,没有任何 挂碍;长大以后飘然西行,生死不计,没有任何畏惧 。这种毫无背负与留恋的坚毅性格,在贵族与富豪的 子女中恐怕很难养成。对于一个孤儿,父母都已经是 身外之物了,财富名位又何足道哉! 陆羽从小被弃于江边,容貌丑陋,又有口吃,或 许就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对生命的美感有强烈的感* 。没有人传授,就能泡出*好喝的茶。放牛的时候用 竹片在牛背上写诗,与朋友能真诚相交,这都是强烈 的美感追求。在任何*平凡的事物中体验美感,恐怕 也是豪贵子弟不能理解的吧! 生于贫贱,或生为孤儿,是人生的*底层。这个 底层对凡夫俗子是甚可哀痛的,但对于志远才高的人 ,或美感强烈的孩子而言,这却是*好的出发点。 在庄子的《知北游》里,东郭子问庄子:“道在 哪里?” 庄子说:“道是无所不在的。” “请你明指个所在!” “道就在蝼蚁身上。” “怎么会这样卑下呢?” “道就在稗子里面。” “怎么越来越卑下了呢?” “道就在砖瓦里面。” “怎么*卑下了呢?” “道就在屎溺里面。” 东郭子不说话了。 庄子下结论说:“你问的话,离开大道太远了, 以大道来观看万物,万物没有贵贱。蝼蚁、稗子、砖 瓦、屎溺都是一样的。它们如果不合乎道,就根本不 能存在,所以我说道是无所不在的。” 是呀!如果不是从*底层出发的人,他可能连蝼 蚁、稗子、砖瓦、屎溺的样子都看不清楚,自然就看 不清大道的所在。豪贵的人容易轻贱平凡的事物,也 容易嫌恶低俗的事物,对生命之美就有了坏的出发点 (谁的生命没有砖瓦和屎溺呢?);卑贱的人则知道 牛粪、稗子的味道是多么亲切,砖瓦、蝼蚁多么美而 有生命力,对美也就有了一个好的出发点。 每次想到陆羽是一个弃婴,自幼生活在佛寺,曾 经放牛,甚至在戏班里演过丑角,就觉得是茶的幸运 ,是中国生活艺术的幸运,是茶的美感经验的幸运。 想一想,陆羽如果是高官的儿子,他便不会亲自去汲 泉水;陆羽如果是富人的儿子,他便不会到荒山去采 茶,那么中国将没有《茶经》。如此想来,都会吓出 一身冷汗。 为了深入体验茶的美感,陆羽把中国茶叶的产地 分成五大区,即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和剑南。他 对同一地区不同地点的茶,都品评其质地,并写下了 深刻的评语,这对饮茶的历史是划时代的创举。 为了知道茶味,陆羽**地了解了粗茶、散茶、 末茶和饼茶的制作方法。他曾亲手采茶、造茶,光是 茶饼就要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和封七道工序 ,对茶研究的深入可想而知。 为了对茶的境界有*多的体会,陆羽也研究了水 。他把水分成山水、江水和井水三个类型,把天下的 水分为二十个等级。他品评过的水,西到商州(今陕 西省商洛市),南到柳州(今属广西壮族**区), 北到唐州的淮水发源地(豫西桐柏山区),遍及长江 中下游。甚至,他也品味了瀑布和雪水。 *后,陆羽对水质做出精辟的见解:“夫茶烹于 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 ,然善烹洁器,全其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能出产好茶的地方,那里的 水都是很棒的,因为得到水土之宜。再好的水运到远 处,品质也只剩一半,要靠泡茶技术和好的器具来补 救了。 这位孤儿出身的陆羽,不只使饮茶从生活提升了 美感,也使得一向为少数人专属的品茶艺术,成为普 及的、人人都能体会的平民艺术。 在史传上,陆羽是“聪俊多能”,是“学赡辞逸 ,诙谐纵辩”,是“有文学,多意思”,是“耻一物 不尽其妙,茶术尤著”。 他是一个性情中人,时常“独行野中,诵诗击木 ,徘徊不得意,或恸哭而归”。他对朋友热诚,凡结 识他的都乐意亲近他。他因为自小被弃在竞陵城下的 河边,“于江湖称竞陵子,于南越称桑苎翁”。 他是一个视富贵如浮云的人。许多从人生底层出 发的人,容易对名利产生执着;但是陆羽有官也不愿 去做,一生游历天下,品遍天下的水,饮遍天下的茶 ,时常走人深山,去采茶、制茶。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