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高尔基人生三部曲)

童年(高尔基人生三部曲)
作者: (苏)高尔基|译者:郑海凌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童年(高尔基人生三部曲)
ISBN: 9787505732902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与托尔斯泰、契诃夫被称为是俄国文学**“不可逾越的高峰”。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城,父亲是木匠。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十一岁时,他便开始独立谋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沙皇时代的底层度过的。 1**2年,高尔基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作《马卡尔·楚德拉》。1**5年,高尔基发表了早期作品中*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以及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 1**9年,高尔基完成了**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 1925-1936年期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了**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 1936年6月18*,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内容简介

我母亲说: “你试一试,你敢动他……” 大家都不做声了。 我母亲很会说话,短短的几个词就把人打发了,仿佛 把他们甩得远远的,使他们自己也感觉没趣儿,不敢再来 惹她。 我心里明白,大家都怕我母亲,就连我外公同她说话 语气也柔和些,不像对别人那样粗声粗气。这使我感到高 兴,我常常自豪地向表哥们夸耀说: “我母亲*厉害!” 表哥们没有异议。 可是,礼拜六发生了一件事,稍稍改变了我对母亲的 态度。 在礼拜六之前,我也犯了一个过错。 大人可以巧妙地改变布料的颜色,这一招使我特别着 迷:他们把黄布料泡在黑水里,黄布料就变成了深蓝色— —行话叫“宝蓝色”。把灰布料放在棕红色的水里泡一会 儿,它就变成了红色的了——行话叫“樱桃红”。做起来 很简单,我却无法理解。 我很想亲自动手试一试,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雅科夫 舅舅的儿子萨沙。萨沙是个很认真的孩子,喜欢在大人眼 前转悠,待人和气、亲热,随时准备为大家效劳,并且会 想办法。大人都夸他听话,聪明,但外公却不拿正眼瞧他 ,总说: “这孩子是个马屁精!” 雅科夫舅舅的儿子萨沙瘦瘦的,黑皮肤,眼睛像龙虾 似的向外突起。他说话很快,声音很小,有时被自己的话 噎得气喘吁吁的,总是神秘地朝四下里张望,仿佛打算逃 跑,躲藏起来。他的栗色瞳仁呆呆的,一动不动,但他激 动的时候,瞳仁就跟白眼珠一起颤动。 我不喜欢他。相比之下,米哈伊尔舅舅的儿子萨沙却 给我留下深深的好感,他笨手笨脚,不大引人注意,是个 文静的孩子,生了一双忧郁的眼睛,脸上总带着和善的微 笑,很像他那位温顺的母亲。他长了一口难看的牙齿,所 有的牙齿都向外突起,上颚长了一圈龅牙。他对自己的牙 齿很感兴趣,经常把手指放在嘴里,晃动里面一排牙齿, 想把它们拔下来。如果谁想摸摸他的牙齿,他也满不在乎 ,任凭人们去摸。但是,在他身上,我没有发现*有趣的 东西。家里每天都挤满人,他却很孤独,喜欢一个人坐在 幽暗的角落里,晚上就坐在窗前。有时我同他挤在一起, 默默地坐在窗前,整整一个钟头,一言不发,心里却很愉 快。从窗户里望去,可以看见一群群乌黑的寒鸦在晚霞映 红的天空里,绕着圣母升天教堂的金色圆顶盘旋,上下翻 飞,有时飞得很高,又落下来,像一张黑色的网似的,忽 然遮蔽了渐渐暗淡的天空,随后就消失了,留下一片空寂 。眺望这一切,你会默然无语,心头充满甜蜜的惆怅。 雅科夫舅舅的儿子萨沙讲起话来滔滔不*,不论对什 么事,都能像大人一样,讲出道理。听说我想尝试一下染 匠的手艺,他就给我出主意,叫我从橱柜里拿一块过节用 的白桌布,把它染成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