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
ISBN: 9787511226761
为了人权而否决是理由,但理由和行动能力还不能画等号。**地区 ***当局也曾经拥有安理会否决权,但这个否决权甚至无法让台北当局 保住联合国席位——否决权是大国自由意志的体现,傀儡国不配拥有它。 1950年美英组织联合国*干涉朝鲜战争,当时的苏联拥有否决权,却 没有行使,只是离场以示抗议。苏联不敢行使否决权的原因很简单,那时 候美国是全世界**的核大国,时刻不忘挥舞自己的核大棒。虽然苏联在 1949年也进行了核试验,不过还没有可靠的轰炸机,只能按照**惯,趁 着被美国公开进行核讹诈之前摔门走人。 说到底文事之行,武事备之,否决权这个制度本身就是对大国毁灭性 力量的承认。联合国有5个常任理事国,世界上也只有这5个**拥有原子 弹、氢弹、洲际导弹、战略核潜艇和多弹头分导能力。这些**综合起来 叫做战略核力量。拥有战略核**的**有能力引发核大战,核大战会毁 灭全人类,所以这几个**自然就有权决定别人不能做什么。这看上去虽 然不怎么公平,却是这个世界的现实。否决权本身,就是用来避免核大国 之间把矛盾憋在肚子里,憋出**烦来的战略安全机制,所以这种制度设 计能够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话说回来,核力量是否决权的底牌,在**中谁也不会随便亮出 底牌。**博弈有很多层次的较量,拿到联合国安理会上的任何决议*案 通常会绕开核大国的底线。这时候很显然需要另外的**,比如涉及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