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之魂

毛泽东之魂
作者: 陈晋
出版社: 中央文献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4.20
折扣购买: 毛泽东之魂
ISBN: 7507304183

作者简介

陈晋,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多年来从事中共党史文献和当代理论研究,以及电影、电视文献片撰稿,著述多次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主要著述有:《毛泽东的文化性格》、《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中国先进文化》、《世纪小平——解读一个领袖的性格魅力》、《大时代的脉络和记忆——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毛泽东阅读史》、《陈晋自选集》等十余部。担任《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新中国》、《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大国崛起》、《筑梦路上》等多部大型电视文献片总撰稿。

内容简介

5.50年代前期:搞个人迷信不好 夺取了天下,毛泽东成了全国的领袖。按中外开 国的惯例,常常要用一些功臣特别是领袖的名字命名 一些地名,或搞一些纪念性的建筑。 对此,在进城以前,毛泽东和中央就作出了决定 ,不许用人名作地名,还说不让祝寿等等。 可下边的人却不管这些。而毛泽东正像谨慎地对 待“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一样,坚决地拒绝了好些提 议。 开国不久,沈阳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纪念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决定在市中心修建开国纪念塔, 打算在塔上铸一毛泽东铜像。为此,沈阳市政府给中 央新闻摄影局写信,请他们代为拍摄四幅毛泽东全身 八寸站像,供他们塑像时用。 为便于拍摄工作,中央新闻局自然把这封信转呈 给了毛泽东。不料,1950年5月20日,毛泽东却在上 面批示:“铸铜像影响不好,故不应铸。” 无独有偶,北京市人民政府于这年的第二届第三 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也通过了一个提案:建议中央考 虑在天安门前建立毛泽东大铜像。大概是周恩来把这 个提案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于10月27日在上面批示 :“周总理:不要这样做。” 这年12月26日前后,毛泽东收到国内外祝贺他57 岁生日的电报,其中包括斯大林发来的。他特别在斯 大林的电报上给外交部写了一个批示,说:“此类来 电均应复电致谢,但来往电均不要发表。”1952年生 日前后,毛泽东就此问题,再次重申,有关祝贺他生 日的“来往函电,一律不得发表。” 50年代,有关描写毛泽东生平历史的作品,也多 了起来。 1952年10月,毛泽东早年在第一师范读书期间的 历史教员罗元鲲托毛泽东的私塾老师李漱清送来两件 文稿,一件是罗本人的自传,一件是罗写的《第一师 范时代的毛泽东》。罗元鲲还给毛泽东写了封信,大 概是询问他是否读了这两篇东西,想听听意见。毛泽 东回信表示:读了罗的《自传》,觉得“兴会飙举, 评论深刻,可为后生楷模。”至于“另件”,即写毛 泽东的那篇传记文章,“所述‘特色’诸点,得之传 闻,诸多不实,请勿公表为荷。” 当时,对描写党的领袖的文章和作品,还没有严 格的规定,毛泽东能表示意见的,说不让发表,也就 发表不了,可中国之大,哪里管得过来?于是,他也 经常看到一些关于他的纪实之作,很是在意,特别是 一些不实描写。所谓“不实”,倒还不见得是贬损之 作,而常常是夸大的传闻和赞扬。上面说的罗元鲲所 作即是一例,尽管当时没有发表。而对发表了的,毛 泽东读后则意识到是对他的“个人迷信”了。 譬如,50年代初,有的文章说毛泽东8岁就不相 信神,成为无神论者。香港报刊也曾发表文章说,40 年代,毛泽东在一个深夜到离延安四十里的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