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一看就懂的大秦史
ISBN: 9787509376058
春秋时期,周代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诸侯国要 取得很高的政治地位,不仅要武力强大,还需要在周 王室和诸侯国中具有很高的道义声望。因此,发展武 力,树立道义声望,是秦穆公致力追求的目标。 三次救晋国于危难,为秦国树立了良好的道义形 象。 晋献公晚年宠幸姬妾骊姬。献公去世,骊姬害死 太子申生,逼走申生的弟弟重耳、夷吾两位王子,其 子奚齐继位。然而,在宗法观念盛行的春秋时期,嫡 长子继承制已经深入人心。骊姬之子非嫡长子,不是 宗法制度认同的合法继承人,受到臣子们的非议。献 公的旧臣里克刺杀了奚齐。另一位大臣荀息拥立骊姬 妹妹之子卓子继位,又被里克杀死。晋国顿时陷入混 乱。 这时,流亡国外的王子夷吾得知国内混乱的消息 ,试图回国复位。但无奈势单力薄,只能寻求帮助。 他想到邻国秦穆公,遂提出割让河西之地八座城为代 价,请穆公协助其夺取王位。秦穆公答应了夷吾的请 求,并派遣百里奚率兵护送他归国,助其登上王位( 晋惠公)。虽然夷吾继位之后背弃了其“割晋之河西 八城”的承诺,但穆公并没有发兵伐晋,而是审时度 势,等待时机。这件事在客观上为秦穆公树立了重情 重义的形象。 公元前648年,秦穆公第二次救晋国于危难。这 一年,晋国大旱,造成严重饥荒,饿殍遍野,民不聊 生。晋国再次向秦国求助,希望秦国紧急救援。由于 晋国已有背信弃义的劣迹在前,这次求助,秦国朝野 争议四起。 秦穆公征询百里奚。百里奚力主赈济晋国,救晋 国百姓于饥荒。穆公采纳了百里奚的建议,向晋国运 粮赈灾。 然而,秦穆公的义举没有得到晋惠公的感激。两 年之后,秦国遭遇饥荒,向晋国求助。晋惠公不仅没 有伸出援手,反而落井下石,于公元前645年出兵攻 秦,发生了史上著名的“韩原之战”。 韩原之战中,晋惠公亲率部队追击秦军,以深陷 泥潭为诱饵,引穆公入包围圈。穆公被晋军包围,身 负重伤,险些被擒。此时,秦军中三百名勇士不顾性 命安危,深入包围圈,欲死奋战,突破重围,救出穆 公,并生擒晋惠公。 这三百名勇士原是岐山乡民,在饥荒中捉到穆公 的一匹良马,并宰杀分食,被官差抓到。官差禀告穆 公,问询是否严惩。穆公则言道,不能因为一匹马而 杀害乡民。他不仅没有严惩这些乡民,反而认为,仅 食马肉而不饮酒伤身,于是赐予美酒。这三百名乡民 对穆公心怀感激。他们听闻穆公要率兵出征晋国,便 请缨随同。在穆公深陷险境之时,他们为报答其恩德 ,视死如归,拼死救穆公脱离围困。 生擒晋惠公之后,秦穆公对于他的背信弃义、恩 将仇报的不义之举十分愤怒,昭告天下,要以晋惠公 祭天。这时,周天子和穆公的夫人穆姬出面为晋惠公 求情。 穆姬是晋献公的长女,也是公子重耳与晋惠公夷 吾的同父异母姐姐。她天生丽质,姿色秀丽。骊姬因 妒成恨,怂恿晋献公将她远嫁秦国。她得知穆公欲将 晋惠公杀死祭天,批麻衣脱发簪,堆起柴薪,欲与年 幼的儿女一起自焚。于是,穆公应允释放晋惠公,并 以“七牢”(牛、羊、豕三牲各七,古代天子馈赐诸 侯的礼品)款待之。 晋惠公献出原先承诺的河西之地,并派太子圉到 秦国作为质子。穆公将女儿怀赢嫁予圉为妻。 通过与晋国的周旋,三次救助晋国于危难,秦国 不仅获得了政治上的威望,还将领土向东扩展到今日 陕西、山西的黄河一带,初步实现了东扩的目标。这 一切,都取决于秦穆公的运筹帷幄和高瞻远瞩。他步 步为营,不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为秦国赢得了政治 上的优势,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 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