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微火者(当代文学的二十五张面孔)

持微火者(当代文学的二十五张面孔)
作者: 张莉
出版社: 百花文艺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5.10
折扣购买: 持微火者(当代文学的二十五张面孔)
ISBN: 9787530669488

作者简介

张莉,河北曲阳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已出版专著《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5-1925)》《姐妹镜像:21世纪以来的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评论集《魅力所在》,对谈录《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与毕飞宇合著)。 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获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2014年度华文佳散文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越奇幻,越民间 关于莫言 据许多去过莫言家乡的人说,现实中的高密东北 乡并不像其纸上描绘的那样美妙精彩,它跟无数中国 北方乡村一样平淡无奇。但我想,这样的印象多半是 因为我们对高密东北乡的不了解导致。我们没有喝过 那里的井水,没有吃过那里的粮食。有谁和那里的牛 羊倾心交谈过?有谁见过黑夜里突然从水中冒出的红 色小鬼吵吵闹闹?有谁看到过那个姓蓝的单干户推着 独轮车顽固地行走,身边有瘸腿毛驴和小脚妻子陪伴 ?有谁去赶过那个将千言万语压在心头、一出声就要 遭祸殃的“雪集”?我们的确到过高密东北乡,但却 从不知晓那里的故事多如牛毛。我们到过现实中的那 个地方,但并不代表我们了解它,如同我们与某个人 打过照面,却实在不能说相知。毕竟我们没有与之朝 夕相处、相濡以沫,它没有成为我们身体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 可是,“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是多么不同。这 个人一落生就在这里,这片土地生他,养他,磨炼他 ,给过他痛苦、羞辱和光荣。他是它真正的儿孙。这 里的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他的头脑、骨骼、血液 。没有人比他*了解这个地域。“世间的书大多是写 在纸上的,也有刻在竹简上的,但有一部关于高密东 北乡的大书是渗透在石头里的,是写在桥上的。”( 莫言:《会唱歌的墙》)那写在桥上的一切只有莫言 了解。只要他愿意,他随时可以打开他的百宝箱,变 幻出让人目瞪口呆的“花样”。读过莫言的人恐怕都 有过慨叹,似乎中国还没有哪位作家像莫言这样“富 有”。 高密东北乡的风物和人事在莫言身体里刻下怎样 显著而深远的痕迹,只要读他三十年来的作品便可了 解。一切都进入了他的文学疆域:过早辍学,被人耻 笑面容丑陋的他在村里放牧;躺在*地上看蓝天和变 幻的云彩,想着如何获得磨坊主女儿的青睐;*多的 是听故事,久远过去的和正在发生的故事。这位少年 长了一双与众不同的、像吸收器一样的耳朵,它吸收 高密东北乡的一切,故事、人物、情感、爱恨,借助 它的帮助,他“声无巨细”地将一切纳为己有,沉积 在内心。那在集市上滔滔不*的“说书人”的每一句 话都顺着风进人少年人的心里,他像复读机复述他们 的故事,他模仿他们的“滔滔不*”“舌灿莲花”。 奇幻、诡异的故事发生在他的作品里,也似乎再自然 不过了。 蛙声齐鸣的夜晚 我被《蛙》里一个场景触动。小说中的姑姑一个 人走夜路,两边是一人多高的芦苇。一片片水被月光 照着,亮闪闪的。这一刻,姑姑听到了叫声,“蛤蟆 、青蛙,呱呱地叫。这边的停下来,那边的叫起来, 此起彼伏,好像拉歌一样。有一阵子四面八方都叫起 来,呱呱呱呱,叫声连片,汇集起来,直冲到天上去 ”。就是在那个夜晚,书中的姑姑体会到恐惧。“常 言道蛙声如鼓,但姑姑说,那天晚上的蛙声如哭,仿 佛是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在哭。姑姑说她原本是*爱 听初生婴儿哭声的,对于一个妇产科医生来说,初生 婴儿的哭声是世上*动听的音乐啊!可那天晚上的蛙 叫声里,有一种怨恨,一种委屈,仿佛是无数*了伤 害的婴儿的精灵在发出控诉。” 蛙声如泣诉,姑姑惊恐地跪在地上,像青蛙一样 爬行。“这时,姑姑说,从那些茂密的芦苇深处,从 那些银光闪闪的水浮莲的叶片之间,无数的青蛙跳跃 出来。它们有的浑身碧绿,有的通体金黄,有的大如 电熨斗,有的小如枣核,有的生着两只金星般的眼睛 ,有的生着两只红豆般的眼睛。它们波浪般涌上来, 它们愤怒地呜叫着从四面八方涌上来,把她团团围住 。”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