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
作者: 吕瑜洁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
ISBN: 9787307188914

作者简介

吕瑜洁,生于1980年8月,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 一直相信,家庭是人生的**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父母给孩子*好的礼物,不是财富的传递,而是家风的塑造。让“家”成为孩子梦想启航的地方,让孩子在“家”里学会扣好人生**粒纽扣,系好人生**根鞋带,迈好人生**个脚步。 一直欣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直坚持为孩子们写信。那些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和经历过的故事,化为50封情真意切的家书,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唯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和孩子一起,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遇见祖国*加美好的未来。

内容简介

唯书和时光不可辜负 亲爱的欢乐: 某晚9点,我下班回到家,姐姐卧室的灯还亮着 ,捧着《意林》,看得如痴如醉。我说:“不早了, 快点睡吧。”姐姐说:“哦,我想把这个故事看完。 ”于是,我轻轻掩上门,不忍再去打扰。妹妹已酣然 人梦,*头手机里的有声书正播放着一个个儿童成语 故事…… 孩子,你们都已经爱上了看书、听书,享*到了 书带给你们的快乐,妈妈很欣慰。 如果说有一样东西,无论你开心、忧伤,抑或烦 恼、孤独,它都会无怨无悔地陪伴你,那么,我首先 想到的,就是书。如果今生选择与书为伴,那么,这 一辈子,你的精神世界都不会陷入*境。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从有记忆以来,家里就有很 多书、报纸、杂志。别人家的爸爸是“饭后一支烟, 快活似神仙”,我爸爸却从不抽烟,很少喝酒,*大 的爱好是看报纸、逛书店。虽然父母工资微薄,但买 书、订报的开支,父母从来没有省过。 每次去新华书店,我*喜欢去儿童书柜台,里面 有各种连环画和小人书,好像是五毛钱或一元钱一本 。我把脸凑到柜台玻璃上,仔仔细细地将每本书的封 面看一遍,从书的封面猜测内容是否好看,选好后让 售货员阿姨拿给我。每次去,爸爸总会买几本送我, 我会开心一整天。 10岁那年,爸爸妈妈送给我一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林汉达先生主编的《上下五千年》。这套书分 上、中、下三册,外面有一个深蓝色的书套,是20世 纪80年代的畅销书。林先生深入浅出、生动流畅的叙 述风格,开创了通俗历史读物的一个新时代。*近回 老家,我又找出了这套书。虽然纸张已经发黄,书角 已经起皱,但我仍视若珍宝,并准备**给你们看。 小学高年级时,父母带我去新昌图书馆办了借书 证。从此,我如鱼得水,就像大文豪高尔基先生说的 那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我陆陆续续看完了《365夜》《一千零**》《安 徒生童话》《皮皮鲁和鲁西西》《三毛流浪记》《十 万个为什么》……20世纪**十年代孩子们爱看的书 ,我几乎都看过。 初中、高中的六年,虽然学习越来越忙,作业越 来越多,但书桌上的课外书似乎一直没有间断。那时 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我的阅读口味从儿 童故事转向了文化散文。 那几年,余光中、余秋雨、刘墉、张晓风、席慕 蓉、龙应台、三毛、罗兰、张爱玲、白先勇、舒婷等 作家的书,滋润着我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刘墉写给他 刚考上高中的儿子刘轩的系列书信集《**自己》《 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深深吸引了我。如何面对青 春期的迷茫?如何蜕变成一个成熟的人?这些书给了 我答案。 当然,我也瞒着父母,读完了琼瑶的50多本爱情 小说。从《窗外》到《在水一方》,从《六个梦》到 《梅花三弄》,无数个夜晚,我默默地在别人的故事 里流着自己的泪。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