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自控力成就孩子一生(儿童行为问题管理手册)
ISBN: 9787111505334
迈克尔·霍顿,澳大利亚心理学家,教师,两个孩子的父亲,研究儿童心理已有25年,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积极推广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曾在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演讲并开设工作坊(workshop),成功帮助数千位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
相比过去父母奉行强硬管教路线的时代,现在我 们*多听到的亲子教育理念是“积极教养”。一个曾 上过我课的家长提到,当20世纪七十年代鞭罚e孩子 被法律禁止之后,父母开始习惯于不再对孩子的行为 设过多的限制。从那个时候起,父母就开始对限制孩 子的行为感到不安,因为他们觉得这种限制对孩子的 成长没有好处。很快,差不多十年以后,父母双方都 出去工作的情况变得*加普遍,这意味着与孩子建立 良好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由此导致出现另一种潮流 ,即和孩子成为“朋友”。朋友之间自然是不需要用 到纪律的,有纪律就没意思了,对吧?别担心,我不 是建议父母应该回到“大人在说话,小孩别插嘴”的 时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要有效解决孩子 的**行为,从纪律这个思路去想可能是有价值的。 我之所以谈这个,是因为我始终没有想明白:我 们怎么就把情况给颠倒过来了呢?我们总是试图努力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即使很多家长其实心里并不 想这么做。好像我们都一致同意,我们在孩子面前必 须总得保持积极的态度,担心他们万一崩溃了怎么办 。 这到底说明什么呢?是上一代及之前的父母愚昧 无知(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积极地教养孩子),还是我 们被一个假设(只有积极教养才重要)给误导了呢? 我不认为家长为了得到好的结果就必须在孩子面 前表现得积极。而且,重要的是,我认为即使家长需 要不时地约束孩子的行为,仍然可以与孩子保持一种 亲密的关系。 让我们看一看其他领域如何改变人的行为的例子 吧。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降低了吸烟率,因而也 降低了肺癌的发生率。这是一个好的结果,但这不是 通过给吸烟者传递明显积极的信息而实现的。比如说 。大多数人已经在电视广告中知道,吸烟会对别人产 生有害影响。这种广告也许会起作用,因为尽管你可 能不会为了自己去戒烟,但却可能因为吸烟对你爱的 人有害而戒烟。教育、规定(餐厅禁烟的法律条文)、 治疗(如尼古丁替代疗法以及征税都是降低吸烟率的 种种策略。另一个好的例子是用来处罚交通违章行为 的扣分制。大家应该能看到,尽管这种方式不够积极 ,但是却达到了积极的效果。道理确实如此:司机意 识到如果改变了自身的不当行为,他们将继续拥有驾 驶权。 我参加过很多家长培训项目,然而我没有看到这 些培训所提供的帮助与家长需求之间有什么确切的联 系。大多数培训策略不是指导家长与孩子讨论自己的 期望,就是让他们对孩子“积极”一点。不管怎样, 都要让家长永远给孩子正能量。而作为家长,如果你 不顺着这股潮流走。好像你正在做什么错事一样。 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见过无数家长在教 育孩子方面遇到困难。不过,如果告诉家长只通过“ 说”让孩子明白他们行为中的问题,是不会有什么效 果的,*别说去改变那些粗鲁和有害的行为了。很多 时候,仅仅靠“说”来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例如, 有一个十岁大的孩子,脾气很大,已经很长一段时间 都处于失控的状态,威胁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是家 常便饭。这种情况下,你还要让他父母对这个孩子说 “我想让你冷静一点”之类的话,大家觉得这有用吗 ? 我并不是说,从长远来看,积极教养方式对改变 孩子的行为没有作用。我想说的是,大多数父母都需 要方法以便能够快速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目前在儿 童发展和教养方面的研究已经清晰地表明,教会孩子 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或者说自控是一种比较好的处 理方法。研究表明,当孩子们早一点具备这种能力时 ,他们在社交和教育方面的发展会因此终身获益。很 多研究也显示,当孩子学会了三思而后行时,他们会 在各类社交和教育的情景下表现得*好。不过,如果 家长只关注积极的行为时,孩子不太可能自行学会自 控。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父母可以在适宜的时机 教孩子自控,但这个过程会带给孩子一些不适感,对 此,爱子心切的父母需要忍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 意识到,如何才能*好地成为家庭中的一分子,即使 是在自己家,也不能为所欲为。 P4-6
自控力,帮助孩子打开成长大门的一把钥匙
少说,与孩子对话需要压住火气掌握技巧
多听,用巧妙倾听引导孩子合理释放情绪
“平和教养”三大策略:“刻意忽略”“释放信号”“情绪引导”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心理研究所教授龙迪倾情作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祯、中**长与教师合作委员会理事长赵刚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