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60
折扣购买: 股票作手回忆录(大师注解版)(精)
ISBN: 9787511359629
1906 年春天,我在大西洋城度过了短暂的假期 。当时,我卖出了所有股票,想着换个环境,好好休 息一阵子。顺便提一句,我已经回到了最初的经纪商 哈丁兄弟公司那里。我的账户变得十分活跃,能买卖 三四千股。诚然,这和我20 岁时在大都会证券公司 所做的数目相差无几。但在对赌行里做交易,与经纪 公司替我在纽约股票交易所里做实际股票交易是不可 同日而语的。 你可能还记得我讲过的那个小故事:当时我在大 都会公司抛空了3500 股糖业公司的股票,突然被一 种神奇的预感击中,觉得似乎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于 是立刻结束了那笔交易。这种所谓的“第六感”经常 出现,我一般都会遵从这种感觉行事。但有时候,我 会嘲笑这种想法,对自己说:“嘿,你这个失去理性 、盲目冲动的傻瓜!”我把自己的“第六感”归结为 雪茄抽得太多,或者睡眠不足。简而言之,我认为自 己的精神出了问题。于是我说服自己,下一次不要理 会这种预感,坚持原则,不为所动——但很快就遭到 了报应。很是有那么几次,我没有遵从预感去抛售, 隔天到市区去看时,发现市场很强劲,甚至在上涨。 于是我对自己说:瞧,你之前的做法有多蠢!但是再 过一天,一定会遭遇到相当严重的下跌。磕磕绊绊中 ,我学会了赚钱不需要多么聪明,多么理性。至于原 因,显然不是生理因素,而是心理上的。 我要给你讲一件小事儿,因为它对我很有影响。 这件事发生在1906 年的春天,那个大西洋城的短暂 假期里。有个朋友与我同游,他也是哈丁兄弟公司的 客户。度假令我心神愉悦,甚至对股市失去了兴趣。 事实上,这是我的常态,我经常会为了娱乐放弃交易 ——当然,要是股市火热,我可周转的头寸又非常宽 裕的话,就另当别论了。我记得当时正值牛市,行情 看好,股市虽然略有回落,但人气坚挺。所有迹象表 明它将持续走高,大家充满了信心。 某天早上,我们吃过早饭,把纽约所有的早报一 口气读完,然后开始发呆。我得做点儿什么,总不能 继续去看海鸥将活蚌叼起来,然后从20 英尺的高度 上将它丢在湿硬的沙地上获取一顿美餐吧?说实话, 这玩意儿我已经看腻了。于是我们出发去木板大道上 散步,这大概是白天最有意思的事情了。 那是一个悠闲的午后,海风腥咸,时间缓缓流逝 。我们随意闲逛,走到了哈丁兄弟公司设立在那附近 的分公司。我们有个习惯,每天都会顺路去看看开盘 ,这是打发时间的灵丹妙药。 我们看到行情走高,交易量活跃。我的朋友增加 了持仓,并且乐观地告诉我,继续持仓是明智之举, 利润会不请自来。我漫无目的地浏览着报价板,心思 没有放在他身上,更懒得争辩。看板显示,除了太平 洋联合集团外,所有的股票都在上涨。我突然有了一 种感觉:应该做空它。正如我之前所说的,这是“第 六感”。它倏忽而至,无迹可寻。所以别问我为什么 ,我也找不到答案。 我死死盯着板上的最新价位,其实眼前一片模糊 。我满脑子都是要做空太平洋联合集团的念头,尽管 这看上去毫无道理。 我的怪模样显然引起了朋友的注意,他捅了我一 下,说:“嗨,怎么了?” “不知道。”我实话实说。 “你看上去有些困。” “不,”我说,“不是想睡觉,我是想抛空那支 股票。”我当时十分坚定,因为凭预感总能赚到钱。 我立刻走到一张桌子前,那里有空白的订单,我 的朋友紧随其后。我拿了张订单,卖出1000 股太平 洋联合集团,然后交给了经理。经理面带微笑地看了 一眼,笑容立刻凝固了。他盯着我问: “你确定?” 我沉默不语,只是看着他。顿了顿,经理把订单 塞给了操作员。 “你打算干什么?”朋友问。 “做空它。”我说。 “什么!”他大叫起来,因为他在做多,我却反 其道而行之。这太不对劲了! “1000 股太平洋联合集团。” “为什么?”他的反应很激烈。 我没法回答,只是摇摇头。他却认为我有了什么 内幕消息,就抓着我的胳膊一路拖出大厅。外面很清 静,别人听不到我们的谈话。 P60-P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