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美术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4.44
折扣购买: 闯荡南非洲
ISBN: 9787534488856
黎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阅历丰富,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作品以视野宏阔和思想深度见长,为文坛公认的思想型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江海祭》、人物传记《话说陈独秀》、哲学随笔《心灵叩访》、报告文学《沿着陶行知的足迹》等文、史、哲类作品10余部,以及大、中、小型舞台剧目作品200余个,累计近10000万字。
因长江大海的阻隔,南通其实是“难通”。回望 南通1000余年的历史,几乎找不出让南通人为之骄傲 的人文坐标。翻阅南通的历史资料,虽说也能看到王 安石、范仲淹、文天祥等几个璀璨的名字,但追溯其 踪迹,多少给人以生拉硬拽、牵强附会的感觉。 哦,建炎四年——也就是公元1130年,宋高宗赵 构曾委任抗金英雄岳飞为通(州)泰(州)镇抚使。岳飞 很有些不高兴,拒绝上任,上书朝庭“乞将飞母、妻 (并二子)为质,免充通泰镇抚使,止除一淮南东路重 难任使……庶使飞平生之志得以少快,且以尽臣子报 君之节”。 默默无闻的南通,在默默无闻中苍老。 千年的沉寂之后,张謇应运而生。 公元1894年,41岁的张謇殿试夺魁,正欲大展鸿 图经邦济世之际,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激愤之下,他南归故里,身体力行“父教育、母实 业”之救国理念,企图挽狂澜于既倒,罄其精力、智 力与财力,办学堂,开工厂,垦农田,修水利,展路 桥……胡适先生为之赞誉说:“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 路,做了30年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了一 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在城市建设上,张謇以古通州城为中心,规划开 辟了“一城三镇”之格局,至今仍为南通市发展规划 之依托。 在实业发展上,他创办了中国最早最大的轻纺企 业大生一厂、二厂、三厂,广生油厂、复兴面厂、资 生冶厂、阜生茧厂,大达轮步公司、发电厂等几十家 企业,南起长江口北至连云港,投资创办了100多个 盐垦公司,先后开垦数10万顷海滩…… 在社会事业上,他创办了师范、女红、商业、医 学、戏曲和盲哑专门学校,以及博物苑、图书馆、印 书馆、气象台、育婴院…… 张謇时代的南通,已成为江苏著名的工业城和国 人心向往之的“模范”县治。英国人戈登·洛德曾在 《1912—192l海关10年报告》中写道:“通州是一个 不靠外国人帮助,全靠中国人自力建设的城市,这是 耐人寻味的典范。所有愿对中国人民及其将来作出公 正、准确估计的外国人,理应到那里参观一下。” 是张謇,为南通注人了强壮的青春活力。南通之 所以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正是因为在灰暗的 旧中国曾经有过这样一段亮丽的历史。 一个人,倾注毕生心血,为一方百姓作出如此全 面、宏伟而深远的贡献,不能不令人深怀敬意。 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灿 若群星,唯独少有张謇这样的实业家。 可以肯定:没有张謇,也就没有今天的南通; 可以断言:没有张謇,南通也就缺少了其独特的 光芒。 张謇留给南通儿女的,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精神宝库。 在南通,“张四状元”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他的一些故事在城乡广为流传,已成为溶解于这方 土地的一份可贵的营养。他的不畏艰难困苦、勇立时 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的胆识、魄力,对生于斯、长 于斯的泥腿子商人的影响,怎么估计也不过分。 2005年年底,历经9个月的“南通精神大讨论” ,南通人将南通精神归纳为八个字:包容会通,敢为 人先。 毫无疑问,这八个字注入了张謇先生的遗风。 海门市新概括的“海纳百川,强毅力行”之海门 精神,通州区所提炼的“坚苦自立,创新致远”之通 州企业家精神,“强毅力行”和“坚苦自立”,都直 接引用了张謇的题词。 了解了这些,也就不难理解这批闯荡南非洲的南 通商人,为什么会踊跃捐资在南通大学、在叠石桥市 场等处竖立起高大的张謇塑像了。 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