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精)

彩云追(精)
作者: 沙地黑米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彩云追(精)
ISBN: 9787540780708

作者简介

沙地黑米,本名张谦,编审,漓江出版社副总编辑。出生于云南省个旧市,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居桂林。著有《桂林人》(合著)、《沙地黑米带你游阳朔》等,译有《小公主》、《都柏林人》(合译)、《富兰克林自传》等。曾获桂林市第九届文艺创作“金桂奖”(2009年)、桂林市首届青年文艺奖(2012年)。2015年,被**区****确定为首批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内容简介

菌子 即便是在食物*为匮乏的年代,云南人的饭桌上 也不缺少品种极多的各色菌子,即鲜蘑菇。其滋味的 鲜美,**可以替代肉类。所以有些人家的男人见了 这一口便连命也不要,一定要拿它佐上两口小酒来喝 。 那是真正的野生山蘑菇,由当地老百姓上山采摘 下来,在集市里摆卖。他们当中许多人是彝族同胞, 女的戴着自制的围腰,顶着头帕,那围腰不管有多旧 ,都绣着五彩的花,头帕上还缀着珠子和流苏。男的 打扮没那么多装饰,接近汉人。他们都背背篓,那背 篓是竹篾编的,口子比较阔,下面有个稍细的腰身。 山上摘到的蘑菇装在背篓里,背篓顶在头上,或者斜 背在身旁。不是**顶水罐那种顶,是把穿起背篓的 那根带子,勒在头正中,所以带子要足够宽,如果是 棕毛做的就*好,够软。我上小学时从父母那儿得到 过一只小背篓,就是彝式的,细白的竹篾编出深浅花 纹,宽宽的一根带子,我曾经顶着它,演练过上山积 肥。 其实吃蘑菇有如开车,喝酒都是禁忌。因为蘑菇 或多或少有点毒素,这毒素会被酒精放大,原先能承 *的剂量,也许一放大,就不能承*了,也有可能经 过酒精放大的毒素,依然在身体能承*的范围以内。 烹饪菌子的过程如果细说,外地人会觉得复杂得有点 类似于巫术,还非得有位土生土长的巧主妇掌勺不可 。否则,让你吃了以后说坐小火车,你就坐不了大火 车,说看小人人,你满眼就真是小人人。上面说的小 火车和小人人,都是因食用菌加工不当,食后中毒而 引起的幻觉。这使得云南人吃菌子的活动具备了某种 神秘的仪式感,外地人非身临其境而无法了解体会。 我们那儿的菌子有很多品种,光是牛肝菌就有黑 牛肝、黄牛肝和白牛肝,黄牛肝**欢迎,黑牛肝其 次,白牛肝再往后排。这是当地人的排法,在吃不到 野生鲜蘑菇的地方,即便是白牛肝,也美味无比。牛 肝菌菌形经典,菌帽口感脆嫩,菌脚香甜,现在普及 得连未必能吃到真品的外地人都认它的账。还有一种 叫“见手青”的,就比较鲜为外地人知道了,轮廓有 点像牛肝菌,但一遇人手触拿,菌身就变青黑。这个 炒出来比牛肝菌多汁,也很香滑,吃腻牛肝菌,吃它 别有风味。*纵是野生菌**,外地人现在或许对它 也有听说,但真要有这个口福,还得到云南去才能领 会。再说一种干巴菌,这个的原生状态是沾满泥土和 松针的菌块而不是菌朵,所以吃它就是吃“功夫菜” ,得由能干的主妇一丁点一丁点撇开*和泥,细细撕 下,淘洗干净,和蒜蓉、青椒一起炒,炒出来那个香 脆啊,好像本身都能滋出油来。 菌子买回来,通常一朵又一朵,完整齐全,菌脚 还带着泥。洗菌子是有讲究的,既要把菌脚上的红泥 (红土高原嘛,真是红泥)、菌帽上的*丝仔细清洗 下来,又不能洗坏娇嫩的菌子。我妈每次买回菌子, 还没进家,在窗下就会先招呼我:“黑米,去摘片瓜 叶来!”我就会一边答应着,一边喜滋滋飞奔出去, 在楼梯上和妈迎头遇上,一看,她手里果然拎着今晚 的好菜呢!我去的地方也不远,出了单位宿舍大院, 走不了几步就到对面山脚,那儿有相熟人家种南瓜的 菜地。选长相周正硬朗的扯上两三披,带回来,将每 披团成一团,那上面有成片的软硬适度的小绒毛,就 是洗菌子的上好工具。 现在全国各地四处普及的野山菌类菜肴、火锅, 说起来都是小儿科。为了能长期“保鲜”和远道运输 ,这些所谓的“鲜野山菌”其实已经经过脱鲜处理, 不是干蒸过,就是用药水浸泡过,早就失却了本味, 顶多也就相当于“菌子标本”吧。不过,对于从来无 缘吃上鲜蘑菇的人们来说,能吃到“菌子标本”,也 算慰情聊胜于无了。据说在法国,汉堡包里多加一片 蘑菇,要多付一法郎的银子呢,那片蘑菇,估计是“ 标本”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2009年6月 P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