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青岛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0.90
折扣购买: 少年读论语(春秋战国风云录)
ISBN: 9787573609717
刘耀辉,1976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现 为青岛科技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编审,硕士 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 究会副秘书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 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曾先后供职于上海古籍 出版社、青岛出版集团,历任分社总编辑、总 编室主任等。近年于《光明日报》《中国出版》 《儿童文学》等报刊发表论文、小说等60余篇。 著有长篇少年成长小说《野云船》、长篇少年 成长小说《山有扶苏》,短篇小说集《飞吧, 黑居易》,长篇童话《布伦迪巴》等,译有《彼 得兔的故事全集》等。曾荣获冰心儿童文学新 作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第二届“韬奋杯”全 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一等奖等。
君子以不贪为宝 孔子所处的时代,礼 坏乐崩,诸侯相争,但孔 子这位圣人一直想用“礼” 和“仁”,为乱世中的诸侯 寻找一个治国最优解。宋 国的司城子罕以其玉一般 的品行服膺天下,为各国 诸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 案,因此被孔子盛赞“夫 修之于庙堂之上,折冲于 千里之外”。这个子罕最 为人所知的就是“子罕弗 受玉”的故事。 这个子罕是春秋时期 的宋国人,叫乐喜,子姓 ,乐氏,名喜,字子罕。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古 人为什么既有姓和氏,又 有名和字呢?其实关于名 字,今天的中国人大都只 有“姓”和“名”的概念了, 而在汉代以前,那就要复 杂多了。比如我们熟悉的 项羽,并不是姓“项”名“ 羽”,实际上“项”是他的 氏,而“羽”是他的字。那 他名叫什么呢?名叫“籍” 。因此,我们在《史记》 中看到的“项籍”,也是指 项羽这个人。在古代,如 果叫人时直呼他的姓名, 是非常不礼貌的。在这里 我们也尊重古代人的习惯 ,用子罕这个字来称呼他 。 作为世袭贵族,子罕 曾长期担任宋国的司城。 这是一个土木色彩极重的 职位,负责兴修水利、发 展农业等事务。我们先把 子罕的身份、地位、官职 弄清楚,再来讲这个故事 ,很多逻辑也就能说得通 了。 话说当时有个宋国人 得到了一块美玉,就跑去 把它献给子罕。子罕固然 喜欢美玉,但天下哪有白 白受人恩惠的呢?他非常 明白这个道理,就很干脆 地拒绝了。见子罕拒绝, 那个献玉的人就说:“大 人,我已经找能工巧匠看 过这块美玉了,人家可说 这是稀世珍宝啊!所以我 才敢献给您,还望大人别 嫌弃,一定要收下。” 子罕说道:“我想您是 误会了。我并不是质疑这 块美玉的价值。之所以不 接受它,是因为对我而言 ,不贪图钱财的美德才是 真正的珍宝,这比美玉更 加重要。但对你而言,这 块美玉是无价之宝。如果 我接受了你的馈赠,那就 等于你失去了你的珍宝, 我也失去了我的珍宝。不 如我们各自珍藏好各自的 宝贝吧!” 献玉之人听罢大为惊 叹,虽然对子罕的品德佩 服得五体投地,但还是不 肯就此罢休。子罕想了想 ,就问对方是不是有什么 顾虑。果然,献玉之人面 露难色,回答道:“小人 要是拿着这块美玉回家, 路上肯定不会太平,很有 可能会为此丢了性命。现 在我把它献给您,也是为 了避免杀身之祸啊!” 子罕沉吟了一会儿, 觉得献玉之人说的有道理 ,于是就把他安排在自己 家里住下,并请来一位玉 匠为他雕琢美玉。后来, 献玉之人积累了一定的财 富,身价能配得上这块美 玉了,子罕才把他送回了 家乡。 子罕的做法颇有君子 之风,这不仅仅表现在他 有高洁的道德操守,面对 宝玉不为所动,还表现在 他为人处世十分得体,能 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这样的人,无论是生在 哪个时代,都是人们喜欢 交往的。 子罕的君子之风自然 会影响到他的为政理念。 子罕为官清正廉明,深受 百姓爱戴。有一次,宋国 发生了饥荒,子罕连忙请 示宋平公,请求把国库的 粮食拿出来救济百姓,还 动员卿大夫们把自家储存 的粮食借给灾民,共克时 艰。他自己也把家中所有 的余粮都分给了老百姓。 当时人们纷纷跑来向他借 粮食,他却从不让他们写 借约。也正因此,在周边 国家的百姓苦于饥荒时, 宋国的百姓却没有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