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作者: 周岭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ISBN: 9787115569455

作者简介

周岭 一位心智探索者。 他的文章有知识、有深度,读起来接地气、极易懂,给人以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之感。 他的思考不慌张、不迎合,常被读者誉为一股清流。 其文章打开率始终保持在20%~30%。其文章还被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等多家媒体争相转载。 著有《认知觉醒》,年发行突破15万册。(数据来自品牌方内部系统) 科学严谨的逻辑 醍醐灌顶的认知 娓娓道来的文风 好评如潮的反馈 当一个人能觉醒, 还能走向创造(价值)之路时, 他一定是幸福的, 至少不会迷茫和痛苦。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复制:不要浪费生命给 你的无限可能 36亿年前,地球出现生 命。 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 计算机诞生。 今天,人工智能已经走 进我们的生活。 从某个角度来看,人类 社会正由碳基文明向硅基文 明跨越。 在漫长的碳基生命进化 中,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 有机生物体,生命若想得以 延续,就必须不断复制自己 ——细胞分裂,旧细胞死亡 ,新细胞复制原有生物信息 继续履行使命。巧的是,硅 基生命得以存活的基本能力 也是复制——人们每一次启 动系统、打开软件、点开链 接,本质上都是数据复制的 过程,要么从硬盘加载到内 存,要么从网络下载到终端 (见图1-1)。 若是没有复制,生命和 信息都将失去活力,只能像 水那样,要么凝固成冰,要 么蒸发为水汽,从一种形态 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事实上,“复制”和“转换” 就是大自然的两种基本存在 形式,但“复制”的层级显然 比“转换”要高,因为它赋予 物种以灵性,并繁衍出不可 思议的社会和文明。那么, 这两种基本形式对我们个体 成长又有什么启示呢? 看到不同的世界 人生的差异往往源于人 们看待生活的不同视角。当 你掌握了“复制”和“转换”这 两个底层概念时,或许会看 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比如大家都知道梅兰芳 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但在中国京剧史上,他的艺 术造诣未必是最高的,那为 什么最被世人熟知的却是他 呢?因为20世纪30年代留 声机刚好开始普及,梅兰芳 的声音得以被录制成唱片并 复制流传到民间。而此前, 再有名气的京剧大师也只能 在有限的剧场里表演。 在更早之前,人们谋生 的手段几乎只能采用“转换” 的形式,裁缝做衣服、小贩 卖烧饼、铁匠造农具……无 一不是将自己有限的体力或 时间转换为生活资料然后参 与交换,做多少,是多少。 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比如私 塾先生、杂耍艺人,才能同 时面对多人,花费一份时间 ,收获多份回报。 时至今日,这规律依旧 适用。外卖小哥、货车司机 、酒店大厨、公司白领…… 绝大多数人都在通过出售自 己的时间来换取有限的收入 。从这个角度看,公司经理 和清洁工人这两个职业在性 质上是一样的——虽然收人 差距较大,但本质上都是在 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换取相 应的收益,做多少,是多少 ,哪天不做了,收益也就消 失了。 而另一些职业的底层逻 辑却与之完全不同。比如企 业家、作家、发明家、程序 员、歌手、演员等,从事这 类职业的人有机会通过雇用 他人或借助机器的力量对有 价值的商品进行大量复制并 销售出去,或将自己创造的 优秀作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 (网络)无限地复制并传播 出去,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 收益。 J.K.罗琳写了《哈利·波 特》,周杰伦创作了诸多华 语金曲,他们的作品时刻都 在被复制、产生收益。流行 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即使已 经去世,他作品的版权收入 依旧可以惠及家人。虽然这 些名人的案例不具普遍性, 但这种强烈对比有助于我们 看清表象背后的本质,让自 己对这个世界多一分理解。 “复制”可以带来无限可 能 “转换”和“复制”的最大区 别在于边际成本不同——“ 转换”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 ,“复制”的边际成本越来越 低。如果你不懂“边际成本” 这个经济学术语也没有关系 ,看两个例子就会明A。 比如厨师就是“转换”类 职业,他想得到更多收益就 必须做更多菜,或进一步提 高做菜的水平。换句话说, 他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 力才能得到更高的收入,一 旦投入减少,收益就会下降 。而作家是“复制”类职业, 当他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之后便可以安心睡觉去了, 而这篇文章在他睡觉的时候 也会被复制、传播、赞赏。 只要它有长久价值,那么即 使今天没有产生收益,明天 、后天也可能产生,甚至五 年、十年后仍能产生收益, 长期收益无法估量。 这种带有“复制”属性的 生产活动,几乎做到了“一 劳永逸”,因为它们只需一 次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成本微乎其微,而收益则 源源不断(见图1-2)。就 像周杰伦早期创作了很多经 典歌曲,即使今后不再创作 新的歌曲,其作品的收听和 购买总量依旧会随着时间的 推移而增长。 这就带来一种可能:终 有一天,我们可以不再出售 自己的时间就能产生收益, 从而实现财富自由或人生自 由,彻底解放自己。 P4-7 1.《认知觉醒》姊妹篇。如果说《认知觉醒》告诉了你,如何走出焦虑、迷茫,拥有清晰大脑。那么《认知驱动》将告诉你,如何有效行动、实践,创造可控人生。 2.采铜、古典、成甲、卫蓝等诚挚推荐。 3.价值意识、输出意识、创造意识、作品意识、利他意识……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你才能缓解焦虑,获取人生幸福。本书可助你用底层规律开启认知驱动力,让你的努力变得有效。 4.从“习惯养成”到“技能培养”,从“对内输入”到“对外输出”,从成为“更好的人”到成为“更有价值的人”,这些刻意的转变会让你走出焦虑的怪圈。 学会用认知来驱动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到达成长的彼岸--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