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梅的阅读课III:草世界,花菩提(彩色珍藏版)

丁立梅的阅读课III:草世界,花菩提(彩色珍藏版)
作者: 丁立梅 著 殷建坤导读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9.50
折扣购买: 丁立梅的阅读课III:草世界,花菩提(彩色珍藏版)
ISBN: 9787520709460

作者简介

丁立梅(著) 笔名梅子,江苏东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出版《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你有蔓*,我有木瓜》《花未央,人未老》《天上的云朵,地上的小孩》等60多部作品。 大量文章入选中、高考语文阅读题。有文章入选中学课本。被读者誉为“*暖人心的作家”。

内容简介

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代诗人崔护有一首诗《题都城南庄》:去年**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巧妙地借用桃花来烘托诗人遇见的那个女子之美。 其实文学创作中,这种手法的运用是很普遍的。周敦颐《爱莲说》,借莲这个“花之君子”指那些“人之君子”,如此一来,原本枯燥无味的说理变得“文艺范”十足,当代作家宗璞想要阐发“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道理,借助了如瀑布的紫藤萝,是为托物言志;马致远为了表达游子羁旅之愁思,借助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通过描绘了一副秋夕图画,来烘托渲染游子的羁旅之愁苦,是为借景抒情。 丁立梅老师作散文善于借景抒情,我们阅读时,要充分理解文中所谓“物象”的作用。 《蔷薇几度花》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作家从“喜欢那丛蔷薇”写起,写蔷薇先是冒芽了,后是蔷薇的叶铺了一墙了;再写初开的蔷薇花“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充分描绘了蔷薇之美,表达了对蔷薇的喜爱之情。并引出从蔷薇花旁边走过的人——挑糖担卖灶糖的老人。老人虽则天生的残疾,却不愁苦,不愤世,相反,却“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对生活,不奢望,不强求,随遇而安。但是,他敲铜锣的“**,**当”的声音,却能够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的,开了”。我邀请他和蔷薇花合影——以蔷薇花为背景拍照,让我想起了柳恽的《咏蔷薇》,“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中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在这里,蔷薇花至少有四个作用: 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作为背景烘托人物,因为蔷薇花,一个卖灶糖的老人有了画的美; 作为物象,象征了卖灶糖的老人,“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的人生状态; 作为抒情的载体,也作为言说自己人生志趣的载体,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文章,作者还有很多,甚至可以说,这本身就是作者的风格之一。我们在阅读之时,要理解“蔷薇”的“使用方式”和运用效果,还可以在自己学习写作时加以应用。 人面桃花相映红,因为有了桃花,人*美了;因为有了人,桃花*有灵性了。《蔷薇几度花》,因为有了蔷薇,即使如卖灶糖者,生活也变得温和、从容了;因为有了蔷薇,本应枯燥的说教也变得*有味了,也许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吧。 【经典赏析】 *世界,花菩提 初识它,是在一册诗书里。 原是坊间小曲,被人吟唱。后被文人推崇,成词牌名,按韵填词,名扬天下。从远唐,一路逶迤而来,一唱三叹,**旖旎。 我仿佛瞥见,大幅的屏风,上面栖息着大朵的花,牡丹,或是芍药。屏风后,美人如水,怀抱琵琶,浅吟低唱着——虞美人。她葱白的手指,轻拢慢捻,一曲*一曲。 月升了,夕阳斜了,美人的发,渐渐白了。 女人的年华,原是经不起寂寞弹唱的,弹着弹着,也便老了。 后来,我识得一种花,叶普通,茎普通,花却浓烈得让人惊异。血红,红得似天边燃烧的霞。单瓣,薄薄的,如绫如绸。它们在一条公路边盛开,万众一心。公路边还长了低矮的冬青树,里面夹杂着几株狗尾巴*。让人一喜,分明就是曾经的熟识啊! 我停在那儿,等车。车迟迟不来。 那是异乡。我因了几株狗尾巴*,不觉异乡的陌生与疏离;又因了一朵一朵**的花,不觉等待的焦急与漫长。 我的眼光,久久停在那些**上,它们腰身纤细,脸庞秀丽,薄薄的花瓣,仿佛无法承载内心的情感,无风亦战栗。很像古时女子,羞涩见人,莲步轻移。 寻问一当地路人:“请问,这是什么花?”路人瞥一眼,说:“虞美人啊。”许是见多了这样的花,他不觉惊异,回答完我的话,继续走他的路。 他**不知,他的一句“虞美人啊”,在我心中,激起怎样的狂澜! 看着眼前的花,想着它的名,远古的曲子,不由分说地,在我耳畔轻轻弹响:是李后主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是周邦彦的“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是纳兰性德的“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是苏东坡的“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人生*难消*的,是别离。是虞姬且歌且舞,泣别项羽。这个楚霸王*爱的女人,当年风光时,她与他,应是人成对,影成双。垓下一战,楚霸王大势尽去,弱女子失去保护她的翼。男人的成败,在很多时候,左右着女人的命运。她拔剑一刎,都说为痴情。其实,有什么退路呢?她只能,也只能,以命相送。传说,她身下的血,开成花,花艳如血。人们唤它,虞美人。 真实的情形却是另一番的,此花原不过田间杂*,野蒿子一样的,贱生贱长,不为人注目。然它,不甘**,明明是*的命,却做着花的梦。不舍不弃,默默积蓄,终于于某天,疼痛绽放。红的,白的,粉的,铺成一片。瓣瓣艳丽,如云锦落凡尘。人们的惊异可想而知,它不再被当作杂*,而是被当作花,请进了花圃里。有人叫它丽春花。有人叫它锦被花。还有人亲切地称它,蝴蝶满园春——春天,竟离不开它了。 生命的高贵与卑微,本是相对的。纵使不幸卑微成一株杂*,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让命运改道,活出另一番景象。 1.《丁立梅的阅读课》(全三册)精选中考热点作家丁立梅老师160余篇经典散文。温暖、干净、清澈,如粒粒冬阳,又似初雪晨露。在一花一*中,在一烟一火里,她让寻常的*子,渗透出无限的欢喜。孩子们阅读她的文章,能触摸到生命里美的质地,从而学会自信、珍惜、感恩、尊重和热爱。 2.《丁立梅的阅读课》(全三册)有上百篇文章曾经被设计为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书中文章连续14年被超过30个省市选作中考试题。 3.特别邀请**语文教师根据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重新分类,总结出实用、有效的方法,结合具体文本给予针对性极强的指导,可以唤起中学生阅读的兴趣,***克阅读难关。 4.全彩珍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师门乃婷匠心设计,全彩装帧,四色珍藏,让孩子体味阅读文字之外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