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画报
原售价: 70.00
折扣价: 42.70
折扣购买: 阿登战役:希特勒的孤注一掷
ISBN: 9787514621884
本书主编是英国未来出版社(Future)的查伊恩·奥斯本。英国未来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英国知名出版公司,旗下拥有102个品牌,包含上百种图书、音像、手机应用(APP)等产品,内容涉及游戏、电影、摄影、音乐、艺术设计、科普、前沿科技、户外运动等,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设有分部。 译者简介: 张建威,英文副译审,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曾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一等秘书和驻布里斯班总领事馆领事。主要从事外事翻译和近代城市涉外史研究,出版相关著述30部。
希特勒孤注一掷 资源枯竭和天不作美都没能让他善罢甘休中途岛海战 诺曼底登陆战中初尝败绩的德军重新集结起来,致使盟军进攻德国工业区核心地带的市场花园行动(Operation Market Garden)铩羽而归。在这一战果的刺激下,希特勒独断专行,炮制出一场强大攻势。这是一次大胆的军事行动,与手下将军们的意见背道而驰,但他坚信,在阿登地区发起坦克突袭,定能撕开盟军防线,切断他们的补给和增援,重创英国、美国和法国之间的同盟。这场攻势的正式名称叫“ 阿登 战 役”(Ardennes Offensive),不过由于它在前线造成异军突起之势,因此人们惯常也把这一行动称为“突出部战役”(Battle of the Bulge)。 希特勒确信阿登地区是盟军战线中最薄弱环节并非没有充分理由:盟军已是疲惫之师,补给线拉得很长,而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将军却认为,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三国交界处的阿登地区森林茂密,相对安全,只需少量军队就足以御敌。 “松散”同盟 当时,盟军的补给线不堪一击,类似法国西北部瑟堡(Cherbourg)这样的深水港对于食品、燃料和弹药的运输至关重要。盟军在最初的进攻中便攻克了瑟堡,但撤退的德军摧毁了那里的基础设施,到 1944 年年底时已经无法派上用场。相比之下,比利时西北部的安特卫普港则完好无损,成为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因此也是一个诱人的攻击目标。 希特勒相信敌国结成的不过是松散同盟。他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同盟没有什么共同目的可言,他说:“一边是垂而未死的大英帝国,另一边是等待着继承的美国殖民地。”……他认为,只要在西线痛下决心,“就能一举击溃这一乌合之众”。 然而,如果说盟军面临诸多问题的话,那么德军的处境就堪称濒临绝境了。希特勒只能在西线部署55个师,他们要在战场上对抗96个盟军师,而且还有10多个盟军师正在增援途中。盟军的空中优势严重制约了德军的情报侦察行动,而德军的一举一动全都暴露在盟军眼皮底下。德军的燃料也极度短缺。到1944年9月,盟军的轰炸行动使德国的石油和汽油产量锐减75%。然而,通过征召曾经免服兵役的学生、政府冗员、年长军人以及轻伤兵,苟延残喘的德国军队又争取到了喘息之机。部队后撤,防线压缩,使得补给线变短。此外,1944年年底,新研制的武器开始投入大规模生产,其中包括喷气式和火箭动力飞机、新型潜艇、超级坦克和V-2火箭导弹,这令希特勒深信德国有能力向美军据守的阿登地区发动最后一次强大攻势,以分裂瓦解盟军,夺取安特卫普这一重要港口,破坏盟军的补给线,进而迫使英美两国不计苏联因素而对德求和。 重大决定 1944年9月中旬,希特勒组织军事顾问们召开了一次绝密会议。“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说,“我们要发起一场攻势。看这儿(他指着地图),穿过阿登地区,跨过默兹(Meuse)河,直取安特卫普。” 阿登地区由美国陆军中将奥马尔·布拉德利(Omar Bradley)率领的第12集团军群控制,麾下是第1、第3、第9集团军。南部是雅各布·德弗斯(Jacob Devers)中将指挥的第6集团军群,由美国第7集团军和法国第1集团军组成;北部是英国陆军元帅伯纳德·蒙哥马利(Bernard Montgomery)调遣的第21集团军群,由英国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组成。特洛伊·米德尔顿(Troy Middleton)中将的第8兵团也部署其中。他有3个步兵师,其中两个师因激战而精疲力竭。他还拥有半个全新的装甲师,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 希特勒的最后密谋,却成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制胜之举! 终结第三帝国的最后一战! 6张行军路线图,12组手绘武器+作战行动解析,近50张战争场景现场图; 狮鹫行动、鹰隼行动、货币行动、圣维特之战、卫若斯大屠杀、突袭默兹河、巴斯托涅之围、圣诞反击战、北风行动、底盘行动、舍诺涅大屠杀……涉及10多次战争行动的“二战”西线战役,血流成河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