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居住者(敬子老师的人生整理魔法)

了不起的居住者(敬子老师的人生整理魔法)
作者: 敬子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了不起的居住者(敬子老师的人生整理魔法)
ISBN: 9787508697970

作者简介

敬子: 中国规划整理塾联合创始人 日本JALO(生活规划整理协会)首位中国认证讲师 国内整理界公认的整理师导师 “得到”整理精品课主理人 “在行一点”整理课程主讲人 “在行”评分最高整理收纳行家 “第1整理术”整理基础课主讲人 以整理为手段,帮助人们探索更美生活,创办微信号“生活本质研究所”。

内容简介

不被无用的高价物捆绑 许多人都不清楚价格与价值的区别。价格会影响人的判断,一旦要扔的东西很贵,不管之前学到多少整理标准,这会儿都会统统失灵。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在于更新认知,要认识到价格不等于价值,高价物品不一定具有高价值。如果被价格捆绑,很可能就看不到物品更大的价值。 如果需要舍弃的物品价格昂贵,该怎么做呢? 你可以先从以下两个方面更新认知,处理手段可以灵活。 人的地位在物品之上 一个人判断物品价值的方式,与其童年经历有关。 如果出生在一个物质相对不那么丰富的年代,一件衣服好几个孩子轮流穿,一件东西家里人轮流用,在物质丰富以后容易出现两种不同倾向。 一种是经济独立、物质丰富了,小时候不能被满足的物欲,现在就通过超出需要的消费来释放。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非常普遍。一个人小时候在买衣服、买玩具上没有话语权,没有机会穿自己真正喜爱的衣服,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一旦等到经济独立,就很容易出现“狂买”的现象。或许在小时候,他的心里早就许下这样一种隐藏的誓言——“等有一天我有钱了,一定要给自己买很多……” 另一种是觉得自己配不上新物品,总舍不得用。把东西供在家里,甚至连包装都不拆。明明家里有不止一套好餐具,却宁可天天使用外卖送的一次性筷子、勺子,简陋的不锈钢盘子。 这种情况在老人身上更容易出现。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爱惜物品,其实仔细体会一下,里边存在“物品更为金贵,人可以受些委屈”的意味,也有一种“配不上”的心理。 其实,不管是疯狂购物,还是守着旧东西不放,其中折射出来的心理都是没有看到人的价值,认定物品比人更重要。试想,整理时,如果你感觉到自己正在处理的东西,比自己更大、更重要、力量更强,那你怎么可能处理掉它呢? 所以,我要告诉你,先把人的地位摆在物品的上面,就容易处理价格昂贵的物品了。 价值是多元的 除了物品本身有价值,居住空间、情绪、选择的自由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价值。 在家里囤满东西与空出更多活动空间相比,哪个划算呢? 当然是空出来划算。先不说房价的高低,人是需要宽敞的空间的。居室越小,越要想办法让生活空间通透。如果所有空间都被东西堵满了,人就会觉得不舒服。 有时候虽然东西便宜,但是你的时间很宝贵。 举个买书的例子,你花一千块钱买书,估计可以买三四十本。看一本书,需要多少时间呢?按一般人的阅读速度,估计得六到八个小时。如果你每天读一个小时,一周大概能看完一本,那么花一千块钱买的书,估计得看个大半年。这时候你会发现:“哎呀!买书的钱我有,看书的时间却不够哇!” 购物自由也是一种价值。趁着“双11”,你买了够用一年的某个品牌的纸巾,同时也丧失了买另一个品牌的机会。有些人会在买贵重物品的时候劝自己:这件大衣虽然非常贵,但我这十年就买这一件还不行吗?你是否想过,如果真的这么做,你需要投入自己十年的购物自由。买了这件大衣,就没有再买别的大衣的自由了,难道不会痛苦吗?很可能你做不到不买,结果越买越多,一件大衣一年就穿两三回。而你每次站在衣柜前,还要浪费半天时间决定自己穿什么。所以,你买的东西越多,可选择的自由反倒越少。 至于你的认知资源和情绪资源,就更宝贵了。你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家里还有地儿,我也不缺那点儿钱,这个东西虽然一时用不上,但我把它搁在家里总人畜无害吧?”这时候我就要告诉你,真的不可以。一件物品放在家里,等于同时放在你的大脑里,放在你的心里。 什么叫放在大脑里?东西搁在一边用不上,每次你看见它的时候都会想:我怎么才能把它用上呢?你得花力气思考。有的东西,虽然在你的意识层面上已经不是日常用品了,但是只要还留在家里,在潜意识里它就仍然是属于你的东西,还会继续耗费你宝贵的大脑认知资源。我们的大脑,只占身体约2%的重量,却要消耗身体20%左右的能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如果你一天到晚要为很多明明无用的东西频繁做决定,大脑就会非常疲劳,没有精力做那些更重要的事。 什么叫放在你心里?就是东西影响了你的情绪。情绪也是一种宝贵的能量。拥挤的空间、散落的东西,很容易导致人心里烦躁。都说家是一个人的避风港,又是一个人的加油站,可是因为家里乱,待在家中的时候烦躁不安,你就不可能很好地休息和加油,得不偿失。 有了前面这两个认知,你会发现,处理高价却无用的东西,是一个反思自己价值观的好机会。 价格比较低的东西,扔起来不觉得心疼,很容易做决策,反正扔了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反倒是处理比较贵的东西,你一下子就觉得难受了。因此,它们会逼着你来反省,在反省的过程中,你就更深入地理解了自己。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花钱买了件新衣服,但男朋友根本没注意到,我是不是高估了它能发挥的作用? 贵就是好吗,我对物品价值的判断是不是过于单一和盲目了? 闺密撺掇我买了一个名牌包,我敢不敢说,其实我觉得那包并不好看? 周围同事都在戴这个价位的表,所以我也得买一个? 我为什么要不停地换新款手机呢?我是不是在一些需求上压抑过自己? 年会上的礼服就穿一次,是花钱买一件,还是可以去租? 端正认知之后,你就会发现处理高价物品没有那么可怕。至于处理方式,可以非常灵活,有些人想通以后会选择扔掉,有些人希望通过卖二手流通出去……这些做法都没有问题。在下一次购物时,你就会将空间、时间、精力、购物的自由、情绪状态等因素都考虑进来,就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了。 1. 得到App 4万+订阅,《如何做好断舍离》主理人敬子力作。 2. 日本JALO(生活规划整理协会)创始人高原真由美、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果壳创始人、在行CEO姬十三鼓掌推荐。 3. 作者将“断舍离”“心动整理”“规划整理”以及心理学理论融会贯通,带你过上全然接纳、自由高效、充满掌控力的人生。 4. 读这本书,初始便觉亲切,合上书动手整理后,才体悟到敬子老师的智慧:朋友在生日时送的布偶小熊、屯了满满书柜“万一有一天要学”的书、压在箱底不舍得扔掉的校服……一件件物品在我的审视下有了温度,过往有它们陪伴的喜悦、自己失落的梦想亦重新燃起,令我怦然心动。 当整理完成,我也扔掉了自己的不安与焦虑,环视变得整整齐齐的家,我感到自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有了掌控力——每件物品我都有办法处理,再来什么问题我也有信心做出决策了。 整理家又补充了能量,这样一本好书,我想郑重推荐给你们。